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王辉:“一根筋”·一辈子·一粒种
//www.workercn.cn2015-10-23来源: 陕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坚守:“小麦也是我的娃”

  在这50多年的小麦育种生涯中,王辉始终扎根中国北方的广袤大地,执著守望着自己痴迷的麦田。

  如今,年逾古稀的王辉依旧像年轻时那样,每天泡在试验田里,精心做着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从每年9月初的整地、施肥、划行、分区及布置试验,10月份的播种,冬春季的田间观察记载、抗病鉴定及大田管理,初夏的授粉杂交、选择材料,盛夏的分类收获、晾晒,7月份的室内考种、室内选择和试验总结,8月份的试验安排,再回到9月份的整地,一年光景就在这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中飞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育种工作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常规育种,顺利的话出一个品种也得经过漫长的8年时间。在这条漫长艰辛的探索道路上,一部分人失败了,放弃了;一部分人坚持过,却知难而退。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颗粒无收。王辉也面临过痛苦的失败。他把失败的苦果咽在肚子里,慢慢消化,然后踩着失败的台阶继续前行。“守得云开见月明”——1991年,他的第一个小麦新品种“西农84G6”终于诞生了。

  在王辉眼里,种子就是来年老百姓的丰收富裕,种子就是他的生命。为了小麦新品种的培育,血糖偏高的他因长时间蹲在田埂,几次晕倒,但只要一醒过来便又继续一头扎进密密麻麻的麦田。他不但照顾不到家人,反而拉着妻女给他当帮手。面对围绕在小麦周而复始的生长周期中长大的女儿,王辉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你们是我的娃,小麦也是我的娃。”可小麦从播种到收获都得到了父亲最精心的照顾,女儿却并未必得到了。

  辉煌:“西农979,谁种谁富有”

  自“西农84G6”诞生以来,王辉已先后主持育成“西农1376”、“西农2611”、“西农2208”、“西农979”、“西农9718”、“西农9872”、“西农9871”、“西农822”、“西农165”、“西农20”等11个小麦新品种。

  这些品种,因具有早熟、抗病、抗倒伏、高产、优质的特点,深受广大农民喜爱而争相种植,显著提升了陕西省和黄淮麦区小麦生产水平。特别是“西农979”实现了优质与高产、冬性与早熟、多抗与广适的良好结合,被农业部推荐为国家优质小麦主推品种,“是继‘小偃6号’之后30年来重振陕西小麦育种科研优势的品种”。王辉因此而荣获201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

  获奖之后的王辉并没有“大奖一获,束之高阁”。通过考察,王辉大胆创新,决定将“西农979”陕西区域种子生产经营权授予公司运营。这一决定也使得王辉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良种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推广第一人,让良种真正进入市场,走入生产领域。据不完全统计,“西农979”累计推广面积达9000多万亩,按每亩增加产值80元(优质麦每斤价格高0.1元)计,累计增加社会经济效益约70亿元。

  “西农979”的问世,不仅结束了陕西面粉加工企业完全依赖外省调进优质强筋小麦的历史,而且抢种“西农979”从关中风靡到黄淮,“西农979,谁种谁富有”,成为农民的口头禅。

  面对辉煌的成就,年逾古稀的王辉显然还没有停歇的意思:“育种是一条永远没有终点的事业,因为现在的种植条件更新换代太快,一个新品种的生命周期仅仅5—8年。作为一名育种工作者,没有时间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王辉说,他们已育出可替代“西农979”的新品种“西农585”,现在正进行国家试验,待国家审定后就可以大面积推广了。(本报记者 苏同敏 郑栋)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