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评】冬奥会结束了,可我们依然想它 - 中工网评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中工网评】冬奥会结束了,可我们依然想它

来源:中工网
2022-02-28 11:20

  本网评论员 苏墨

  北京冬奥会已经结束7天了,可我们还是想它。即便我们中的许多人还没拥有下了班的“冰墩墩”。

  冬奥会给我们“种草”的并非只有“冰墩墩”那只小可爱,还有开幕式上小朋友们的鸽子灯、各国代表团好看的羽绒服、张家口的山和雪、首钢园里的大跳台与冷却塔、运动员们驰骋冰雪的速度与激情……冬奥会不但是无敌带货小能手,它还带给人们无尽的热爱、快乐与梦想。

  最近,北京的雪场频频上演堵“板”景象,比如滑雪板和鞋不够用、排队两个小时,等等,可这些都挡不住人们拥抱冰雪的热情。不止北京,在拥有54家滑雪场、单日最大接待量可达10万人次的吉林,冬奥会期间也是“一板难求”。在中国大地上,人们业已升腾而起的对冰雪运动的热情,有没有雪、是不是冬天,都是不能阻挡的。在浙江,仅2020至2021年雪季就有143.3万人次在各种室内滑雪场馆参与了冰雪运动。谷爱凌、苏翊鸣在四川训练的金针菇旱雪场也被好多人“惦记”。突破地域、季节限制纵情冰雪不是梦想,而是现实。“冰丝带”“雪如意”“雪游龙”这些充满中国文化元素的场馆,将来也是人们惦记“打卡”的地方。

  后北京冬奥时代,上冰雪的中国人必然不会止步于3亿。而“未来可期”的也不仅仅是参与人数的增长,还有立志成为下一个“谷爱凌”“苏翊鸣”的青少年们。他们享受冰雪,也不断地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相信下一届冬奥会上,我们一定会在更多的项目中、领奖台上看到中国少年的身影。

  点燃全民的冰雪热情,鼓励青少年拼搏向上,这届冬奥留给我们的这笔精神财富,无价。

  其实,冬奥改变我们生活的也并不止于冰雪有关的那些。

  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与闭幕式上的十二生肖,获奖选手手中的永生编织花……谁都无法否认,它们就是一张张美丽动人的中国文化名片。

  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这届冬奥会上,我们为冠军喝彩,也为每个敢于突破人类体能极限的运动员喝彩。没有圆梦“4A”的羽生结弦,参加过8次冬奥会、50岁的德国速滑选手克劳迪娅·佩希施泰因……我们把最真诚的掌声献给了他们,无论性别、国籍、年龄,更不论胜负。今天的我们,看重参与而非胜利,珍视拼搏而不执迷成功;今天的我们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赛场内外,我们期盼着全世界人民“一起向未来”。

  冬奥会为人们打开了一扇大门,里面有对冰雪运动的爱,有未来可期的热望,还有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愿景。可以说,2月20日结束的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冬奥会,开启的是则是充满激情与可能性的全民后冬奥时代。属于我们的“冰雪奇缘”还将上演更多更美的精彩故事!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