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汇·2021安徽工匠年度人物|李凯:守护万家灯火是使命 更是骄傲 - 人物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匠汇·2021安徽工匠年度人物|李凯:守护万家灯火是使命 更是骄傲

来源:中工网
2022-11-08 14:20

“我选择扎根电网建设一线,就是选择担起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的责任,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骄傲!”在5月13日举办的安徽工匠2021年度人物发布仪式现场,10位年度人物之一,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副主任李凯手捧奖杯,满怀深情地说道。扎根一线16年,他征战过荒漠戈壁,奉献过雪域高原,参与多项电力重点工程建设,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他交出的是硕果累累的攻关答卷,他守护的是身后亮起的万家灯火。

640

给施工“做减法” 屡次突破技术难关

今年3月,在白鹤滩送江苏±8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现场,随着4根牵引绳拖拽着总重90多吨的电缆导线缓慢跨过长江,标志着工程最难的四次跨江施工全部完成。为了提高导线过江效率,此次施工采取了李凯首创的“2牵3”放线施工法,实现对大截面导线放线施工工艺完美掌控,将施工中长江封航次数由10次减少为6次,不仅大大减少了对航运的影响,也为工程施工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6年间,李凯先后参与过国内首个1000千伏特高压黄河大跨越、±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向上/锦苏线、750千伏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第二通道线路、世界首个±1100千伏特高压线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为了让施工方案更“接地气”,更加安全可控,每次面对现有的施工方案时,李凯最擅长的就是把先进的技术与方法融合到生产工作中来,给施工技术措施“做减法”。他自主设计、研发了“输电线路跨越塔抱杆组立在线动态智能监测系统”,在向家坝至上海、锦屏至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吉阳长江大跨越组塔施工期间,实现了对242米高的跨越塔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点、受力载荷等重要参数的实时监测,大大提升了安全过程管控能力。

2020年,为解决公司在云南负责施工雅江-江西±800千伏输电线路工雾区天气弧垂观测的难题,他研发的“北斗定位雷达测控导线弧垂观测装置-云鹰2.0”有效避免弧垂观测受天气影响的困扰,没有因为长达30天的大雾天气而停工, 仅4周就减少施工投入346万元。

“多观察,多思考,多钻研,留心每一次施工,就能为技术攻关创新积累下宝贵经验。”李凯分享道。

640

为藏区“送光明” 铁塔架上雪域高原 

“我架过最高的铁塔,是在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之上,那是一段艰苦又难忘的时光。”援藏,是李凯工作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支援西藏工作的意见》,安徽送变电公司党委积极号召青年支援西藏电网建设。“作为一名新党员,这正是党和国家需要我发挥作用的时候”,李凯心中那股澎湃的力量帮他下定了决心,告别了年仅4个月的女儿和家人,他踏上了援藏之路。

李凯前往的是500千伏拉萨至林芝段线路工程项目部,主要是对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管理进行援助。进藏伊始,项目部的资料散乱无章,施工措施与现场实际极大不符,重要报审和过程管控资料残次不全,现场人员时有违章行为,安全意识淡薄……李凯心里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施工管理方法授之以渔。

他顶着缺氧、头痛、流鼻血等强烈的高原反应,硬是在54天内摸清了负责线路的所有151基塔位情况,重新整理项目部各专业资料,梳理罗列问题清单,再调整人员分工。5个月后,该项目部的综合考核从倒数第一爬升到了正数第一,并蝉联了三个月之久。

施工中,一个铁塔在组立过程中出现塔材弯曲严重,塔腿无法组装的情况,这是施工中极为罕见的现象,李凯把图纸和工具搬到了施工现场,一次又一次的复核、测算,亲手将组立一半的塔腿全部拆除再组装。2天的时间里,2个半小时的山路他前前后后爬了7趟,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并顺利解决。回想那段高原奋斗的时光,李凯感叹道:“没别的想法,就是想着把电网建成建好,不给咱安徽电力人丢脸,让藏区的百姓们用电无忧!”

640 (1)

守护“放心电” 用行动诠释工匠精神

16年来,李凯每年有340天在外施工,既要克服对家人的牵挂,也要战胜野外作业面临的诸多困难,由于长期顶酷暑、抗风沙、战严寒,李凯落下了一身毛病,尤其是他那因严重湿疹,以致骨头变形的双手,李凯虽是“80后”,一双手却像极了饱经风霜的老人的手,甚至洗手后就会起泡,奇痒无比。但他从不后悔,反而在一次次艰苦的工作中悟出了他的人生哲理:“一个人,当发现自己的奋斗有了结果,就会产生无限的成就感和强大动力,就能深切感受到奋斗出来的幸福和人生价值。”

从一名学徒工到技术员、从技术员到项目总工、从项目总工到公司工程技术部副主任,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领域,从一个人的战斗到带领一群人并肩战斗,李凯一直坚持精益求精,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感染带动着身边的同事在技术工作岗位上孜孜不倦的砥砺前行。

如今,他作为安徽送变电公司“李凯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带头人,带领技术团队立足于解决施工现场问题创新创效。多年来,李凯和他的团队共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5项,一项项新技术解决了大量施工难题,为特高压电网工程的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能量。

(原载于2022年5月14日安徽工人日报微信公众号 安徽工人日报记者何雪菲)

责任编辑:李方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