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汇·第二届贵州工匠|王国春:传承非遗瑰宝 助力乡村振兴 - 贵州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匠汇·第二届贵州工匠|王国春:传承非遗瑰宝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工网
2021-11-25 15:53

41岁的王国春出生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银匠世家,是第六代银饰手工艺制作传承人。他八岁开始学艺,十六岁跟随父亲走南闯北流动打制银饰品。什么是非遗?他有自己的理解,“非遗是活态的,并非死去的历史。”多年来与银饰相伴的经历已将传承非遗技艺的决心深深地根植在他的心中。

1998年,王国春在广东一家珠宝企业打工。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首饰制作的现代工艺。王国春想:“如果把现代工艺与非遗技艺融合起来,既能创新、紧跟潮流,又能传承民族瑰宝,应该会擦出不少火花。”有了想法,王国春就开始大胆尝试,经他潜心研究,最终形成了一套自己独创的锻造技艺。

2008年10月,王国春带着他独创的锻造技艺返乡创业,开办银饰生产工坊。2011年创办丹寨县国春银饰有限责任公司,他一心扑在创新产品上,立足苗族文化根基,结合本土民族特点研究产品。他将民族元素与现代元素、观赏性与实用性、大众消费与中高端消费相结合,研发出多种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特点的产品,一经推出,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国春银饰公司产品系列有上千余种,其中,他自主创新了编丝景泰蓝银壶银碗、纯手工浮雕一体壶、木纹金等银饰工艺,在整个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均处于工艺领先地位;发明银丝编孔雀、银丝编铜鼓的规范编制方法,提升了编丝掐丝技艺。公司申请设计产品专利70余件,发明专利11项,外观专利36项。王国春本人也获得贵州省总工会“贵州工匠”、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及称号。

“公司发展得再好,也要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才算数。”随着国春银饰公司发展越来越好,王国春又将目标转到扶贫工作上,他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和村两委成立合作社,开非遗扶贫工坊等,吸纳农村劳动力、贫困户、生态移民户就业,累计辐射带动农户、贫困户1108人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

多年来,由于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传承,以及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化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他经常被省内外多所高校邀请前去授课,在此过程中,他发现单一授课只能引起学生一时兴趣,并不能真正吸引他们,于是他产生自己创办非遗学校的念头。

想法虽好,实施起来却十分困难。这时,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向他提供了帮助,该学校是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十分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问题,同样为培养出传统工艺美术实用型技术人才努力着。于是他们不谋而合,在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支持合作下,遵照产学研一体化,以校企合作方式,联合举办“国春银饰班”。

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王国春建立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并投资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国春非遗银匠村”,设立苗族银饰制作体验中心、银饰品锻造系列作坊、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培训基地、工艺精品展览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非遗传承培训学校等,可年产手工锻制银饰银器50万件;在省、州、县各级工会的帮助下还建设了省级创新工作室、职工书屋、工匠场等阵地。如今“国春银饰班”已招收学生223人,其中贫困户学生162人,直接带动就业113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奇葩,它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非遗不是死去的历史,需要活态传承,如今我开办‘国春银饰班’,打造‘银匠村’,就是活态传承的体现,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示和弘扬,更在于促使非遗‘长生不老’活下去。”王国春说,未来还将继续创新,开拓新模式,以传承非遗瑰宝,助力乡村振兴。(吕静 陈燕)

责任编辑:柳阳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