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伍拥军:长沙地铁建设的“关键先生”
//www.workercn.cn2014-12-03来源: 中工网—《湖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修了十几年房子的伍拥军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公司地铁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项目部经理。这位1998年7月毕业于湖南建筑学院建筑设计专业的他,在四海为家的建筑施工生涯中摸爬滚打了十六个春秋,从技术员、项目总工程师到项目经理,一步一个脚印,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从修房子到修地铁

  2012年12月,湖南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中标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这是该公司首次涉足城市轨道交通的系统工程。伍拥军坦言,从修房子到修地铁,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当时感觉不知从何下手。然而,最终,伍拥军成为了长沙地铁建设的“关键先生”。

  “我觉得,这次能中标地铁项目,业主应该是信赖公司的金字招牌,这才把21.926公里的2号线一期工程交付他们施工。”

  伍拥军的压力巨大,可他心想,这活怎么也不能砸在咱手上,笨鸟先飞、勤能补拙,我就不信那个邪。伍拥军的身后更站着强大的后盾,公司给伍拥军派来一支生力军,总工程师、技术员都是26岁上下的年轻人,让他们轻装上阵、敢打敢拼,有所作为。同时,项目部在长沙秣马厉兵,开展10多次的技术培训和管理讲座,未雨绸缪、培训精兵强将。

  伍拥军坦言,作为一名地铁建设者,他很自豪,也明白身上的责任。自从与地铁打交道后,他的生活也随之改变。为了某个任务,通宵达旦是常事,为了项目生产,几乎忘记了家。他曾长住工地3个月,项目员工都无法理解,多次有员工深夜催他回家休息。“没关系,住这儿好些,免得早上堵车”曾多少次答应女儿“周末一定陪你玩”,可一到周末女儿等来的又是“爸爸今天有事,下周吧”的答复。妻子与5岁的女儿眼中不知闪过多少次失望和无奈的眼神,可他连观察妻儿眼神的时间都没有,每次都是那样行色匆匆。

  办法总比困难多

  “地铁工程施工地处地下空间,无自然采光,潮湿阴暗,通信不畅,材料设备转运也十分困难。工程庞大,专业繁多,施工交叉配合多,施工作业点多、线长、面广,安全隐患多且复杂。”伍拥军说,由于地铁工程质量要求特别高,社会关注度也特别高,这注定了地铁施工组织的复杂性和难度。

  面对困难,伍拥军没有抱怨,而是沉着冷静地带领团队一一攻克难关。“办法总比困难多”是他一直信奉的名言。开工前几个月,伍拥军和他的团队天天“泡”在工地上,研究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网络工期和创优目标规划。他们更是抱着小学生的心态,几次跑到武汉地铁学习;遇见技术保守的,他们戴上安全帽,不声不响下到工地,目不转睛地观看研究,偷师学艺。伍拥军和一帮子年轻人走出去、请进来,广邀建设、设计单位授课,发挥起同学、朋友的关系,搜集结构图纸、研究业务技术。

  “1+1远远大于2”

  在项目部里,伍拥军整个团队就像一个树形图,大团队下又有分工不同的小团队,大家各司其职。如果把总体工程比喻成一条运转的链子,而这些分工合作的小团队们,就像一条链子上的不同螺丝钉,在各自运转的同时又能默契地带动链条运作。

  “我们这支队伍里的人员,大多工科出身,90%是男生。整个团队,就像是聚集了各个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术业有专攻。而这些武林高手所负责的每一个部门,都像一个小小的战斗营,各自运作着,却又能和谐地在整个大工程中配合默契地往一处使力。在我们这里‘1+1’远远大于2。”伍拥军笑着说道。

  对于去年8月加入到项目部的90后大学生黄鸣霄来说,尽管在项目部几个月,但让他刻骨铭心。一到项目部,项目部就与他签订了“师徒协议”。伍拥军安排肖伟明做他的老师,对其“传帮带”。如今,黄鸣霄在地铁施工给排水专业上也是游刃有余。

  “团队平均年龄31岁,一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团队年龄结构优势,分别组建了青年突击队、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了劳动竞赛,效果明显。”伍拥军说。正基于此,项目管理工作先后获得了“湖南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荣誉称号和长沙轨道交通集团的“轨道杯”安全生产流动红旗。(记者 邓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