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从春分、夏至到秋分、冬至,二十四节气传承几千年,堪称中华文化瑰宝,它是时令指南,也是生活美学。如今,人们跟随节气去旅行,不同时节观赏适宜风景,体验传统习俗,体味文化魅力,感受时光变迁的美好。
节气旅游悄然兴起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充满诗意的节气,在风轻云淡中诠释着秋日的美好,白露出游,感秋爽之清心,享秋乐之解忧,念秋味之忘情。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发布了10条“二十四节气秋之白露主题游线路”,以传统节气应景,以秋为主题,包括“秋栖——雁栖湖边雁栖塔”“秋燕——寻访北京雨燕栖息地”“秋养——走向健康的养生之旅”“秋味——名人笔下的北京秋之美”“秋夜——赏月最美处还是卢沟晓月”“秋闱——古时一场至关重要的考试”。
北京今年已先后推出过“二十四节气(春之惊蛰、夏之芒种)主题游”线路。据记者了解,“二十四节气”主题游为北京休闲度假注入新活力,释放了文旅消费潜力,更好地满足了游客个性化、品质化的出游需求。
白露这天,苏州人通常会制白露米酒、品白露香茗、吃番薯。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文体旅局推出“跟着节气游高新”的专题,根据各节气的时令特点,为游客推荐适宜的出游计划。今年夏季,苏州还举办了二十四节气非遗主题展,展示节气的物候特征和文化内涵,激发非遗活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等地的文旅厅公众号推出了节气旅游的相关专题。“跟着节气游广西”向游客介绍与节气相宜的出游方式,比如,立秋之时是寻味龙眼的最佳时节,广西平南有“中国石硖龙眼之乡”的美誉,立秋时重点推介平南旅游的特色,除了美食龙眼,平南还有被誉为“小张家界”的北帝山以及正觉寺、状元阁等历史文化景点。
山东聊城今年夏季举办了“跟我二十四变”寻游二十四节气的活动,深入挖掘节气对应的时令风物、生产生活、民俗风情、特色美食等,让市民和游客充分感受聊城的生活美学与传统节气的融合之美。
旅游展现节气之美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许多中国人从小就熟悉的气候歌谣。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标识和宝藏。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包含着农事、民俗、美食、节日、诗词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被珍视和传承。
旅游是发现美丽、感受美好的方式。当节气遇到旅游,便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表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向全世界展现传统文化和智慧的产物,其本身是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也是旅游业可充分挖掘、利用和转化的文化旅游资源。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所熟知的文化符号,也是文化旅游吸引物;二十四节气所独有的延续性,是各地全时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托。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告诉记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看,节气是旅游内容的重要承载,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节气民俗、文化活动,也有相应的旅游形式,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就是依托节气内容的旅行,古代诗人留下了大量节气旅游的诗篇。如今的中国,迎来传统文化热潮,节气旅游已进入青年人的潮流生活。这种生活既扎根传统,又生机勃勃,成为旅游展现节气之美的时代方式。
让节气文化有活力
当节气牵手旅游,令游客眼前一亮,旅游原来可以将节气呈现得如此亮丽。吴丽云介绍,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旅游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景区,如北京的二十四节气公园、河南登封的观星台景区、浙江嘉兴的云堡二十四节气馆等。二是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民俗、节气活动和美食。如立春吃春饼,谷雨祭海,立夏吃五色饭,芒种煮梅,冬至祭祖等。清明既是节气也是传统佳节,对旅游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三是各地结合二十四节气创新推出的旅游产品和活动,成为节气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式,如北京的“二十四节气”主题游线路、浙江宁波的“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系列活动”等。越来越多的景区将二十四节气与景观民俗相结合,凸显文化特色。
金准认为,首先要扎根传统,充分挖掘节气游历中的文化精粹;其次重视转化,开拓各种新科技新潮流新体验,将古人的节气文化转化为现代产品,同时还需站在前沿开拓节气文化的可能性,让节气文化具有生命力和活力。
吴丽云认为,以旅游为载体,应创意化开发二十四节气。以文化创意赋能二十四节气的旅游化开发,结合节气背后的民俗、故事、物象、农耕等要素,开发出为大众广泛认知的新文化体验形态,无论是主题景区、特色节庆活动、独具仪式感和体验感的内容,还是由此形成的文化衍生品和文创商品,都是二十四节气可以借旅游之力深度挖掘的内容。(记者 赵珊)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