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林玉红:“教授”与小岔村的百合情缘
//www.workercn.cn2014-12-05来源: 甘肃日报
分享到:更多

  “今年多亏了林教授,我家5亩的百合收了往年7亩的收成。”

  “往年我们的百合早早就枯了,今年有了林教授的指导,每亩增产200斤不成问题。”

  ……

  12月2日下午,在省农科院的会议室里,大屏幕上正在播放着榆中县园子乡小岔村村民用手机拍摄制作的DV。这个DV是村民选出代表送到省农科院来的。DV里,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心里话,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感谢,感谢的主角“林教授”正是省农科院的百合种植专家林玉红研究员。

  当林玉红从村民代表手中接过写有“科技帮扶您辛苦了,百合种植我丰收了”的锦旗时,她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泪水夺眶而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故事还得从今年4月说起。

  当时,兰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副主任高生军在对单位双联点——榆中县园子乡小岔村进行调研时了解到,这个位于榆中北山一带的村子有着15年的百合种植历史,百合种植是当地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可是去年以来,黄化病的蔓延使百合几近绝收,种植户们想了很多办法,还是无济于事,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合枯死在地里。

  高生军着了急,四处打听,辗转联系到林玉红,想请她给小岔村的百合“会会诊”,林玉红一听马上就答应了。

  5月8日,林玉红第一次来到小岔村。“情况比我想象的还糟糕。”她回忆说,传统的种植方式,种球未经杀菌,土壤经过多年种植,肥力不足且带菌,造成病虫害持续加重。在村委会里,种植户们争相询问自家百合的问题, 一个个心急如焚,愁眉不展,林玉红看着很难受。

  回到实验室,在对带回来的土样进行化验分析后,林玉红心里有了底。5月23日,她第二次来到小岔村,有针对性地为园子乡170多名种植户作了《兰州百合施肥技术与主要流行病虫防害》培训。当天,小岔中学的阶梯教室被挤得满满当当,3个多小时的培训,林玉红从种球的选种讲到肥料选用,再讲到病虫害的防治,中途没有一次休息,没有一个人离场,实用的技术、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受种植户欢迎。为了能让更多的种植户学习百合种植技术,5月底,林玉红又录制了《林教授百合种植讲座》DVD,分发给小岔村的每家每户。

  一次,两次……短短5个月,林玉红先后6次来到小岔村。每次3个多小时的车程,她几乎都是在晕车呕吐中度过,一到小岔村,她顾不上休息,就直奔田间地头。她走访了所有种植户,按照每个种植户的经济、土地情况,设计了不同的配方施肥方案,手把手教大家浸种、土壤消毒和追肥的方法。又陆续将小满过后、三伏天等节气百合种植、防病的注意事项编写成系列温馨提示,在双联干部的帮助下,按时按点分发到每个种植户手中。

  就这样,百亩种植大户田征宗家的百合再没有发生根腐病,金香余家的蛴螬病虫害也好了……在林玉红、种植户和双联干部的悉心呵护下,小岔村的“百合宝宝”们日益茁壮。

  10月,当林玉红再次来到小岔村时,这里已是一派丰收景象。种植户们正忙着把一筐筐的百合抬到地头,路边等待收购的车队排到了一公里以外。掂量着比拳头还大的百合,前来对接收购工作的甘肃陇萃堂董事长刘金泉说:“这是我今年看到的品质最好的兰州百合。”

  丰收后的村民,一直合计着要好好感谢林玉红,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感谢会上,小岔村村支部书记魏孔继介绍,今年全村百合出土1500亩,亩产达到1800斤,亩均产量增长近30%,全村百合收入达4500万元,种植户亩均收入3到5万元的情况很普遍。“小岔村的丰收离不开林教授无私的付出,我们必须感谢她。”魏孔继说。

  听说村民们要专程来感谢自己,平时从来不“怯场”的林玉红突然觉得很紧张。她说:“作为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帮贫扶困原本就是我的职责,没想到老百姓能这么感谢我,他们的夸奖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认可。”

  一次双联帮扶让小岔村的村民尝到了科学种植的甜头,也让林玉红对农业技术推广有了新的思考,他们已经定下了来年继续合作的约定。(记者 秦 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