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贾又福:自有诗心似水流(图)
//www.workercn.cn2014-11-14来源: 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天地为舸月为篷

  今古寸心求

  贾又福先生是诗的,而诗是心灵开出的花朵。由此我读他的画,发现的全是诗意。你看他用积墨所绘太行,混沌、鸿蒙,没有时空概念,却又呈现出全部的时空,一层层展示的全是心灵上的无尽意。这是太行么?当然是太行,不是地理上的太行,而是心灵上的太行,是诗意的承载,是具体山水的心灵化。

  我曾问贾先生,小时候在老家,夏天,大雨过后,天地极清明之时,看到过极远极远西天边上的山影么?先生答曰:见过。答音绵软,却让我激动。那样的海市蜃楼一样的,让人产生无限联想的山影,后来知道那即是太行。尽管当时不知道那是太行,但我照样激动,照样难以忘怀。因为那是诗:天地之灵动,天机之流露。不为人看,但人看了却深刻难泯。由此我推论,贾先生的山水巨制,均源于当年那缥缈的山影,而山影的扎根处,正是在心灵上。由此我断定,贾先生之所以选定太行来做他的心灵寄托,来展示他的心灵妙相,与其说是他理性上的选择,不如说是心灵上的契合。童年印象,单纯无瑕,却正是此一瓣芽胚,长成后来的参天大树。

  在贾先生的老家肃宁,他的小学老师八十多岁的李秀琛说起贾又福来,仍是兴致勃勃。他说贾又福的姐姐是他的学生,一次家访,发现了贾家墙壁上的画,一问才知是贾又福画的。那时贾又福七岁。由此他把贾又福也招为他的学生。贾又福老实却又灵透,喜欢画画,见什么画什么,画什么像什么。作为老师的他虽然不懂美术,教不了贾又福,但知道那是好,于是表扬,于是给奖励。殊不知激励也是教育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更好的方式。

  后来贾又福考取了中央美院。老师说:真成气候了。

  在中央美院,贾又福也是老实孩子。他听话。听老师的话,听自己的话。自己不是老师,但老师是自己,是方向里的自己,是自己的偶像。李可染、叶浅予、李苦禅、宗其香、何海霞等,天天在身边,人人有着撒豆成兵的本事。那时的贾又福如春风里的一枝花,摇曳成自己的风姿。他天天用功到很晚,教室里常常只剩下他一个。或读书,或临摹画,或整理笔记,没有一刻闲过。所谓的临摹,不是蜻蜓点水,有限涉猎,而是遍临,从唐王维开始,一直到黄宾虹,唐、宋、元、明、清、民国,历代名家一个不落地将其重要作品一一临摹,直到知其精髓。读书,也很有系统,除了精读历代画论之外,他还留意诸子百家,这中间也包括古诗,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还特别研究过元稹与白居易,以及《文心雕龙》《诗薮》等文论诗论。在周末,他也会带着问题到老师家当面请教。除此之外,他似乎不会别的,连玩也不会。一个默默的孩子,像地瓜却也像地雷,不知哪天他就会轰然爆炸。

  其实在他心里,爆炸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引信全在古人那里,古人的东西真好,好到不可说。为什么不可说,大概就因为它的诗性。“诗无达诂”,每个人能看出每个人的好来。贾又福就被这诗性引领,如在山阴道上,目不暇给。他的胸腔不时有雷霆滚过,他被古人引导,被古人折服,有时却也会穿越时空,一霎一霎地似乎成了古人。他想象自己成为古人的样子,所有的这些画,这些书,都与他有关联。他画,他写,他记,他临,他在古人那里寻找自己,在自己这里印证古人。大量读书,大量临摹,大量记笔记,一切都是大量的。他身量不高,心量却大,似乎能装得下无边奥义、无限诗情。

  但在外表,他依然是那个老实、木讷、本分、矮小的孩子。不但别人以为他傻,他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傻。于是后来他一直称自己为“瓢者”。“瓢者”,傻瓜之谓也。

  这个世界自以为傻的人不多,倒是自以为聪明的多。聪明好不好?好,但须真聪明。若不是真聪明,则就比傻瓜还傻。但人到了真聪明的地步,反而有憨态了。

  就是这个憨态的贾又福,不仅沉浸在诗的妙境里,而且自己也悄悄地写起诗来。

  比如1961年秋,一次郊游之后,他写诗咏菊:

  高风玉颜清入魂,等闲万木落纷纷。

  重九欲伴赤城霞,只作低吟句亦馨。

  是不是有点意思?

  中央美院办有“蒲剑诗社”,由范曾、薛永年等操持。他们也知道有位小学弟叫贾又福的,也喜欢诗,于是每每向他约稿。他不是总有诗给,但给一首是一首。读一首看:

  催花不借东皇力,落叶何须西帝声。

  丹青吞吐豪壮事,墨吹风雨与阴晴。

  可以看出,内在豪情已经很蓬勃,丹青之事,在贾又福先生眼里,从来不是等闲事,风雨阴晴全在水墨里。从那时起,贾又福先生已经领略到画家的本义:画家是画画的,但也不仅仅是画画的。画是诗的,诗是心灵的,心灵是高妙的,高妙的心灵是与天地宇宙一体的。这也就是他后来提出“以石观化”理念的根本理由。而要达到这个境界,没有别的可依恃,只能是自己的心,但什么样的心可依恃呢?肮脏的当然不行,浮躁的行吗?自然也不行,傲慢的不行,散漫的不行,烦恼的不行,只有明净的、恭敬的、宁静的、崇高的才行。为了提炼自己的心,只能苦自己,一点点爬到古人曾经爬到过的高度,去领略那无尽旖旎。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