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市总工会干部学校提出“人人能上讲台”的理念,打造专职教师队伍,更好满足基层工会需求——(引题)
从“5人先锋”到“全员参与”(主题)
杨明清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嫱 通讯员 陈晓宇
阅读提示
从2021年开始,青岛市总工会干部学校着手培养专职教师队伍,从课程内容设计到逻辑框架搭建,从教学方法选择到教学效果评估,一轮又一轮地备课、试讲、磨课,逐步推动教师队伍从“5人先锋”发展为“全员参与”。
“法律规定单位的规章制度等涉及职工权益的事项要职代会表决通过后才有效,但实际上,一些单位的规章制度属于单方制定、霸王条款,可见我们的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任重道远……”近日,山东新华医疗集团的职工们沉浸在青岛市总工会干部学校六级职员张晓杰的授课里,听得津津有味。
2021年以来,青岛市总工会干部学校提出“人人能上讲台”的理念,鼓励全员投身教学实践,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工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截至目前,学校开展的“公益送培训”“惠工送教”活动提供培训189场,惠及职工10282人。
青岛市总工会干部学校副校长林秋影介绍,长期以来,学校缺乏专职教师队伍,培训工作依赖外聘教师,难以更好地满足基层工会以及职工的需求。2021年,该校开启了专职教师队伍建设,首批5名教师走上讲台。
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授课内容跨专业、没有讲课经验,5名专职教师从资料收集到PPT制作,从课程内容设计到逻辑框架搭建,从教学方法选择到教学效果评估,围绕基层需求、工会特色等课题,一轮又一轮地备课、试讲、磨课,一次次站在讲台上接受“评议评判”。
“从备课到走上讲台花了半年多时间,读完七八十篇资料才能做出一页PPT,反复调整修改几百次。”张晓杰认为,只有吃透资料、钻研大纲才能让课程内容与工会需求无缝衔接。“职代会工作程序”“职工代表大会操作指引”等几百个文件在张晓杰的电脑里分门别类,工会法、基层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条例等几十本资料摞满她的书桌。
“工会如果常年不换届,工会委员会开会履行换届程序行吗?”“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必须是工会委员会委员吗?”每次课后,这样的问题向张晓杰涌来,基层工会干部时常与她就工会业务进行深入讨论,她都会仔细地答疑解惑。
在干部学校工作人员高歌看来,专职教师队伍的变化就像一部生动的“进化史”。从最初只有8门核心课程到如今涵盖政治素养、工会业务、劳动关系以及综合能力提升的4大模块的32门课程体系,从照本宣科到结合丰富的实际案例教学,每个变化都凝聚着教师们的心血。
“2023年新增《情绪管理与压力调节》课程的时候,都是理论知识,职工听课时没有眼神的对视和交流,现在授课方式的转变其实就是我们首先转变思维,突出职工需求导向。”回忆初次走上讲台时的情景,教务科科长宋荣发现,当时的课程模式较为枯燥,职工很难有效地吸收教学内容。
为让课程流淌出更多生命力,宋荣通过网上视频资料学习、课后实时与职工交流、课件中加入手绘互动图案、授课前根据群体的年龄和性别调整课程方向等方法,不断缩小与职工学员的距离。目前,宋荣已经收获一大批粉丝。
如今,干部学校的教师队伍逐渐从“5人先锋”发展为“全员参与”,教师们进企业、进基层、进社区,宣讲党史、工运史,推动红色教育走深走实;走进企业车间、生产一线,开展培训调研、倾听职工需求……此外,学校还依托“齐鲁工惠”APP创建“智慧培训”线上教育平台,将成熟课程录制上线,让工会干部能够随时学习。截至目前,各类视频课程点击量超过9万人次。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