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三工视频·新360行之国风糖艺师|以糖为笔绘国风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5-02-15 13:44

【三工视频·新360行之国风糖艺师】

原标题:以糖为笔绘国风

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有一位能让普通的糖发生神奇蜕变的艺术家,他就是国风糖艺师崔久祥。在他手中,糖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成了传承和展现国风文化的独特媒介。

崔久祥与糖艺的缘分,始于一次偶然。在一次艺术交流活动中,崔久祥见识到同行用糖展现线条抽象艺术之美。自幼对国风文化的热爱让他萌生出一个想法——用糖这种材质融入国风文化。从此,他踏上了国风糖艺创作之路,这一走,就是8年。

2024年3月13日,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崔久祥的糖艺工作室,外国友人体验糖塑技艺拉糖丝。张鹰 摄

去年是龙年,当时他创作的半米高立体糖画作品《金龙献瑞》惊艳众人。为了塑造这条霸气的正龙,崔久祥查阅大量资料,反复琢磨。在创作过程中,高温成了最大的“拦路虎”。糖艺制作需在65摄氏度左右的恒温糖艺机下操作,持续的高温带来炙热的手感,即便如此,他常常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凭借着耐心、恒心和匠心,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让这条金龙栩栩如生,龙鳞精致、龙须灵动。

除了《金龙献瑞》,崔久祥还创作了省花系列作品。他用硬糖材质将每个省份的省花一一呈现,希望借此让网友了解各省省花,同时也让更多人认识非遗文化糖艺。这些作品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后,引发网友强烈共鸣,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在创作这些作品时,崔久祥在色彩叠加和造型上精心研究,采用素雅色彩和留白造型,让作品生动灵气,仿佛从国画中走出一般,充满了诗意与古韵。

崔久祥糖艺作品——梅花。张鹰 摄

糖艺作品的运输和保存也是一大难题。糖塑材质易碎,运输过程中需要格外小心。有一次,崔久祥受央视邀请参加节目,为《湘江风雨图》创作二创作品。作品长达1.1米,宽度40厘米,体积大且易碎,无法托运。为了让作品安全抵达,他特意避开航班高峰时段,还为作品单独买了座位,一路悉心呵护。到达目的地后,再进行拼接制作和最终呈现,这一过程的复杂程度,丝毫不亚于创作本身。在保存方面,他通过精确控温和控制湿度,还使用亚克力罩子,解决了作品保存的难题。

随着网络的发展,崔久祥找到了传播糖艺的新途径——新媒体平台。他将糖艺创作过程发布到抖音等平台,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大家纷纷点赞、留言、提问。这不仅激发了他更多的创作热情,还让他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有网友提出商业品牌共创的想法,希望他用糖塑技艺创作公司产品,这种跨界合作让崔久祥看到了非遗技艺在现代商业中的无限潜力,也进一步提升了糖塑的知名度。

崔久祥将制作好的梅花融化,准备拼接。张鹰 摄

相比于其他的非遗,崔久祥的作品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可食用。他采用传统糖塑技艺,加入现代审美,使用砂糖和食用色素制作作品。这些作品就像是一个个可以吃的中国故事,让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还能品尝到甜蜜,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如今,崔久祥计划将国风糖艺申报非遗项目。他深知,糖塑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在传承的基础上,他不断创新,希望让这门古老技艺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命力。他的梦想是让糖塑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走向世界,让全球更多人领略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作者:通讯员 张鹰 胡森绪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吴凡 检校:刘金梦)

责任编辑:李方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