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汇·2022河北工匠|路明元:万亩盐滩上的领头雁 - 人物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匠汇·2022河北工匠|路明元:万亩盐滩上的领头雁

来源:中工网
2022-12-20 15:32

人物速写

从唐山市区一路南下,经沿海路后继续向南,大海特有的咸腥味扑鼻而来。

路两边红砖砌就的结晶池里,海水在经过几个月的滩晒后,逐渐凝结为各面长约1厘米的晶体饱满的颗粒,晶莹剔透,任取一颗迎着太阳看,都是钻石般的光洁。

“盐,是大海馈赠给人类的礼物之一。它很美,这种美也凝聚了盐田职工的汗水和心血。”一旁,唐山三友集团盐化公司设备部部长助理路明元感慨地说。

21年前,路明元成为一名碱厂工人,在公司步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路明元调入三友集团盐化公司,着手研究原盐生产自动化控制。从传统产业制盐到原盐工业2.0,路明元不断在学中干,干中学,开创海盐制盐自动化、信息化先河,他从一名普通的碱厂工人成长为盐化公司的专家,创造了一个成功跨行转型的奇迹。

1

路明元在工作室安装试验设备

潜心磨剑亮风华

在唐山三友集团,提起路明元,首先给人的印象是他那不善言辞、憨厚朴实的外表。但他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刻苦钻研的用心劲儿。

2001年,会计电算化毕业的路明元进入三友集团纯碱公司,成为成品车间一名包装工,“开始我的工作就是成品包装工,每天要在流水线上对碱面成品进行包装,当时车间里环境闷热,工作也很枯燥,胳膊上时常会被碱面灼烧出来很多疤。那时候我就想,一定要多掌握一门技能。”路明元说,为了更好地干好本职工作,他一方面跟着厂里的师傅学,一方面买来专业书籍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他都一一记录下来,或查资料,或请教师傅,不解决问题绝不放弃。慢慢地,他对业务逐渐熟练精通。

“我对计算机很感兴趣,厂里有一台电脑,每天下班后,我都和几名同事围在电脑前研究局域网络和办公软件。”机缘巧合下,路明元开启了人生的第一次重要转折,以工人的身份参加集团的计算机技术比武,以第三名的成绩脱颖而出,优秀的成绩和对计算机的探索,让他迈入了仪表检修的大门。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秉持这样的信念,路明元在跟着前辈们学习的基础上,从零开始自学计算机大专和自动化本科30余门课程,先后翻阅仪表类书籍40余册,刻苦钻研工作技艺,为后续设备改型和自主革新提供了较大的参考价值。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短短2年时间,他就练成了发现故障点最快、修复最精准的过硬本领,赢得了同事们的由衷敬佩。

没有汗水付出,过硬本领就无从谈起。为解决技术性难题,路明元开始自学计算机大专和自动化本科共计30余门课,翻阅仪表类书籍40余册,在休息时间,他更多的是在学习和研究仪表专业知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路明元多次轻松地解决了现场仪表的“疑难杂症”。2010年,路明元成为公司最年轻的仪表班班长,在班长岗位的6年时间里,他带领班组先后完成多项重大安装、调试任务,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设备故障难题。正是凭借着这股攻坚克难的闯劲,路明元获得了全国石化行业技术能手、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河北省技术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在三友的大舞台上,他实现了华丽蜕变,将仪表维修这条路越走越宽……

从碱厂职工到盐化专家

三友集团盐化公司的前身是长芦大清河盐场,这里已有700多年的海盐生产史。

海盐生产是传统产业,过去主要依靠人力和自然力,技术要求较为简单。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盐业改革后,技术水平落后、产品单一的缺陷被立刻放大,市场竞争力每况愈下。

2015年,在三友盐化公司,一场转型升级的大幕正徐徐拉开,在“以地生金 转型发展”的总体布局指引下,公司明确了生产要向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方向迈进的目标。然而,传统制盐行业缺乏高精尖的设备技术人才成为转型升级的最大阻碍。关键时刻,正在班组长岗位上干得“风生水起”的路明元被调入盐化公司,着手研究原盐生产自动化控制。

眼望百里盐滩,路明元深感任重而道远。

原盐生产工艺沿袭千年,没有理论基础和工艺标准,全靠“口耳相传”。单拿走水来说,97平方公里的盐田,需要制卤工每天徒步40多公里路。几百名制卤工一年的走水路程,就相当于几倍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走水、落卤、躲硝、除混……劳动强度大不说,因为操作水平不同,工艺标准和生产随意性矛盾十分突出。

“盐化要转型,就必须从原盐工业化入手。”当时,“初级卤水吹溴”投产不久,整个输回卤所用的24台水泵分布在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天有十余名操作工骑着摩托车进行往返操控,既费时又费力。为此,路明元向公司建议安装自动控制系统。因区域广、控制点分散,以电缆传输信号的常规方式成本费用太高,难以实施。经过反复调研他决定采用GPRS技术无线传输信号,搭建输回卤调度远程控制系统。

2017年底,在路明元的主持下,搭建采用GPRS无线传输方式的远程控制系统破土动工。从外出考察到GPRS通讯信号测试,从主控室方案设计到生产调度系统的搭建调试,大事小事他都要亲力亲为。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他在挑灯夜战,别人下班休息,他的办公室依然灯光长明。

水泵闸门远程操作,卤水浓度和液位实时检测,生产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使原盐生产由人工操作向自动化操作发生了质的改变,一期小试牛刀,既解决了回卤泵操作看护问题,人员从10人减至3人,且不用专人值守,只留巡检维护人员即可。趁着东风好梳妆,2018年3月,二期项目快马加鞭,打通制卤“大循环”。从纳潮泵、排淡闸、送水路,到终端的回卤泵站,百里盐滩上近百个控制点由传统的人工操作改为电脑远程控制和数据监测。

远程控制系统二期项目建成实施后,97平方公里的近百个采集点数据,全部时时传输至中控室,输卤、回卤远程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均衡调度卤水。“中控室”替代了制卤工“现场问诊”,仪表测量数据和设备各项运行参数无线传输、远程监控,这在盐化史上开天辟地,有效控制了设备故障,大大降低了人工费用,为百里盐滩装上了“千里眼”。同时,生产调度集中管理,卤水流量时时监测,原盐生产告别了沿袭千年的传统手工工艺,一步跃上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的生产快车。

“以前,是人力完成的扒盐工作,工人连盐带耙200多斤,从盐池的一头一直扒到池埝上,盐越拉越多,汗水也越拉越多。现在,轰鸣的机器代替了繁重的劳动,从‘五十年代抬着走;六十年代推着走;七十年代扶着走;八十年代坐着走’到现在的T30扒盐机、泰山25拖拉机、收洗盐一体机,收盐效率一直在提高。”路明元告诉记者,以前应对雷雨的到来,从工人“看天”经验之谈到现在气象部门的专业预测,从众人齐上阵,全员齐苫塑,到现在的三人苫塑,工人们劳动强度一直在下降。原盐生产的方方面面都逐渐实现从人到机器的转变。

反复钻研打造行业标杆

在尝到GPRS无线传输方式的远程控制系统的甜头后,路明元将目光投到了更深层次的逻辑自动控制上。

卤水赶制的过程看似简单,实则繁琐,各级卤水之间设有闸门或水泵,每个单元蒸发区闸门就有20—30处之多,实现自控很不容易。更为严重的是,卤水浓度的检测和卤水经闸门调动完全采用人工操作的传统方式,点多面广,生产操作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特别大。为规范和加强生产调度管理,及时准确反馈生产运行信息,生产调度指挥更科学,路明元建议并组织实施制卤自动控制中试项目,如若成功,将实现自动走水,减员增效。

为解决电力输送、动力受限等问题,路明元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决定采用光伏供电来调整闸门启闭方式。同时,为减少后期推广运用的投资,他与生产人员一起优化走水流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控制点。

构建制卤数学模型、编译逻辑程序、波美度在线测量、光伏供电、方形蝶闸应用、自动控制、远程操作……一次次挑灯夜战、一轮轮深入探讨,经过两年多的不断试验,一项项“硬骨头”一一解决,卤水自控(中试)项目登上转型舞台。2019年5月试验成功,初步实现了制卤自动化,并且通过对软硬件的不断改进完善,在2021年全面推广应用。如今的制卤生产,纳潮、走水、落水全程控制,卤水浓度、深度等参数在线自动测量,关键是从原来的“单点操作”到如今的“全盘管理”,能更合理地调配卤水,设备标准化、工艺标准化终于成为现实。

现在,一线职工只需要把生产参数输入电脑,就可自动控制每台设备的启停,替代了制卤工骑着摩托车“现场问诊”的历史。制卤自控既得到了生产工人的肯定,也得到很多同行的认可。这在海盐制盐企业里是第一家拥有此项技术的,树立了行业标杆。

“爱这份工作,首先要爱队伍里的人”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在前进道路上,路明元从来不是单打独斗。

“我拥有一支非常靠谱的团队做后盾。”这些年来,不管获得多大荣誉,路明元始终不忘提起他的团队。

2019年,三友集团投入专项资金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路明元“挂帅出征”。作为工作室的领头人,每当有新人向路明元询问能不能到工作室旁听学习时,他都会兴奋不已。他认为,盐场的生活十分枯燥,很少有年轻人能长期坚持下来。每次遇到一个好苗子,路明元如获至宝,言传身教、毫不保留地传授所有技艺。“爱这份工作,首先要爱队伍里的人。”路明元说。

“要让年轻人知道我们这个行业的优点,培养出优秀人才,让他们熟悉盐场工作。”面对人才匮乏、技能缺失的短板,路明元因材施教,创新培训模式,将课堂培训转为以实操模拟、实践体验为重点的模式,带领学员走出课堂,到设备现场熟悉管线、仪表等。一次,接到公司同行观摩制卤一期自动化的紧急通知,这让路明元和徒弟们犯了难,项目还在调试阶段,任何一处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工作。“公司交代的任务,我们必须保质保量完成好,今晚就干!一定要调试好!”路明元坚定地说, 经过一晚的调试,制卤一期自动化项目观摩圆满成功。“硬着头皮调试,临近崩溃的坚持,至今我都记忆犹新。”徒弟周典说。成功只有一种结局,失败却有无数个原因,做什么事情都要七分准备三分干,正是在一次次难关的磨练下,路明元团队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过去,原盐为满足下游企业,需求要通过“倒运”的方式进行集中洗盐和提升盐质。公司为缩短这个环节、降低运费,开始研究以“坨地洗盐”的方式代替以往的“倒运”模式。路明元和他的团队经过数轮改进,成功研发出收洗盐一体化设备,并于2020年6月在全公司进行推广使用,当年的产量便达到了19万吨,创效达300多万元。

盐化公司办公地点较为分散,最远单位离公司总部有近4公里的距离。过去,它们都是通过各自的专线上网,不仅费用高,而且无法与集团进行内网通讯,无形之中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对此,路明元和团队将公司网络进行了整合,利用高压线路的路由,敷设近万米电力光缆,实现了整体网络连通,并与集团建立了内网通讯。这让NC、KK等办公系统能够应用起来,公司的信息化管理也有了质的飞跃。

“一个人的价值不止在于自身技术有多高,更在于能带领团队飞多高。”正如路明元所说,他带领团队立志创新发展,先后攻克了卤度测量、光伏自控等项目难题。经过路明元坚持不懈的努力,为盐化公司仪表、设备类人才培养积蓄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强将手下无弱兵,路明元手把手教授的徒弟已有20多人,他们奋战在公司转型的各个战场,为提质升级贡献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据河北工人报消息 河北工人报记者赵伟龙 通讯员胡开宝 郗泽宇 马清秀

(原载于2022年10月8日河北工人报)
责任编辑:尹文卓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