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奋斗在路上|追“风”逐“日”路上的点点滴滴 - 企业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这十年·奋斗在路上|追“风”逐“日”路上的点点滴滴

来源:中工网
2022-09-19 15:11

9月10日上午,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承建的越南风电竣工投产了。欢庆仪式结束后,在回生活区的路上,安装班班长张胜永向新进的组员讲起了十年来他在新能源建设工地上的点点滴滴。

2012年新年那天早上,山西平陆风电施工现场气温骤降至零下15度,当时张胜永带领组员正在组装风机叶片,配合作业的吊车却突然“熄火”了。操作工检查发现是燃油油管结冰所致。清理掉油管内冰渣,吊车恢复正常。但不到10分钟便“旧病”复发。

“要查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张班长说,他拧开油箱盖,便看到燃油表层浮起一层冰凌。必须把冰凌清理掉,才能保证吊车正常作业。他摘下手套,准备伸进油箱清理,因棉衣衣袖太厚,手伸不进去。于是,他就解开衣扣,裸露出右臂,伸进油箱捞冰凌。他被冻得瑟瑟发抖,鼻涕不断。捞完冰凌,同事们心疼不已,为了让大伙放心,他跳了一段新疆舞,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收工后,张胜永准备为吊车更换耐寒的特殊型号燃油,但跑遍了附近几个乡镇都没找到。没办法,只好在作业前用热水浇油管、油箱解冻,再用厚棉被包裹油箱保温。那段时间,安装班在上工时每人都拎着两个暖瓶。防冻措施得力,捞冰次数减少到一天两三次。

与“捞冰”相比,工器具短缺才是最大的“拦路虎”。张胜永说,风力发电机附件多为玻璃钢材质,特娇气,使用传统的钢丝绳、尼龙吊带等起吊绳会造成破损。当时国内风电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上还没有专用起吊绳。为此,风机安装只能“化整为零”,单件吊装,致使安装速度缓慢。

“没有专用工具,我们自己‘造’!”张班长说,那段时间,他们白天上工,晚上在租住的民房里,围着火盆搞发明。最先发明的“复合起吊绳”,是大伙将尼龙绳、麻绳等七种不同材质的绳解开,按比例揉搓而成。通过模拟吊装作业,再“娇气”的附件都能够确保“毫发无损”。投入使用后,吊装速度比以前提高了三倍。

随后,班里又琢磨“造”扳手的事儿。风机固定螺栓材质特殊,市场买不到专用电动扳手,安装班只能用人工拧紧和大锤敲击的笨办法,螺栓安装速度慢如蜗牛。大家集思广益,发明了新型液压扭力扳手,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安装班负责吊装的20台风机分布在海拔达1000来米的20个山头上,山体陡峭险峻,通往施工点道路也蜿蜒曲折。张胜永说,开工初期,有不少施工同行来工地参观时,无不为安装班捏把汗,担心作业环境复杂,出安全事故,也担心工器具短缺,不能如期竣工。

历经拼搏,平陆风电项目提前30天竣工投产。投产当天,张胜永便接到转场河北承德风电工地的通知。班组收拾行囊,立即出发。

承德作业环境比平陆还要艰难,盘山公路,机械进场难度加大,安装班用大功率的装载机前牵引助力,装载机在后面起保险作用,以防爬不上坡造成“滑坡”事故。开工的第3天突降大雪,冻土层加深,1米5深的电缆沟,挖掘机大油门工作半个台班也只能挖20来米。这条集电线路不仅是施工用电的通道,而且还是附近村民和牛羊的越冬生命线。为此,项目部在作业区搭帐篷,24小时连轴转进行突击性挖电缆沟。

在安装期间,每周两次“光伏技术培训”,再忙再累,准时开课,无一人缺席。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技术更新与充电。就在承德风电竣工投产的第二天,安装班调到光伏发电工程项目部,先后参加了12个项目的施工。张胜永说,贫困山区村民对光伏发电增收那期盼的目光;世界最大漂浮光伏发电投产时,岁数大的村民喜极而泣,说采煤塌陷区变成了“聚宝盆”;新疆哈密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投产,那天锣鼓喧天的欢庆场景……每当遇到作业难题,他就会回想起那感人的一幕幕,增添了他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夏天,张胜永和工友走出国门来到越南承建风电项目,这是一项从设计、制造到施工的一条龙“交钥匙工程”。张胜永说,工程移交后,他们将奔赴公司土耳其光伏发电项目,继续为建设“绿色地球村”出把力。(夏忠)

责任编辑:杨晶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