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新鲜事儿】论文致谢几度刷屏,农家子弟逆袭的背后是…… - 民生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打工新鲜事儿】论文致谢几度刷屏,农家子弟逆袭的背后是……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2-06-19 09:30

  原标题:论文致谢几度刷屏,农家子弟逆袭的背后是……

 

  6月,正值各大高校毕业季,来自四川凉山的彝族小伙苏正民,作为毕业生代表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届毕业典礼上发言,讲述了自己从放羊娃蜕变为大学生的坎坷求学路,其饱含深情的6000余字论文致谢也随即引发刷屏。

  6月16日,苏正民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言(图源: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

  多想走出大山去看看

  据长江日报报道,苏正民在毕业论文《论志愿服务的政府责任及其立法规范》的致谢中回顾了自己虽“坎坷崎岖”但“充满光亮和希望”的求学之路。

  苏正民讲述,自己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沙马拉达乡的一个小山村里。

  家里虽很拮据,父亲依旧选择砸锅卖铁地把三个子女都送进了学校。山里的道路,看着很近,常常却要绕很远的路,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能到达学校是家常便饭。说是学校,其实就是黄土垒起来的几间泥瓦房而已,常常是屋外下大雨,教室里下小雨。

  《我多想去看看》是他学会背诵的第一篇课文,也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一篇课文。

  从此,“走出大山,想去看看”成了他奋斗的信念。

  不要再吃没文化的苦

  因为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大山迎来了许多大城市来的支教老师。小学时,让他最刻骨铭心的是那群年轻的支教老师。

  小学毕业后,他有幸进入凉山州数一数二的中学继续求学。然而,他蹩脚的汉语、浸染着火塘煤烟味的破旧衣裳、矮小的身高,成了被嘲讽对象,第一次测验还拿了倒数。身边的同学基本都来自城里,不仅家境优渥,学习成绩也是令人羡慕。

  由于年轻而敏感的内心,他在初一寒假向父母提出退学,准备跟着村里的哥哥姐姐们出去打工。父亲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母亲掩面痛哭,“我和你阿达(爸爸)没日没夜地辛劳为了什么?我白天打扫大街,晚上还要兼职种地;你阿达白天在砖厂烧砖,晚上还要去种地为了什么?不就是想着你们姐妹三人能够好好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要再吃我们这种没文化的苦吗!”

  父亲的责骂和母亲的哭泣把他又重新拉回到求学的路上,苏正民决心发奋读书,省吃俭用买学习资料,打着手电筒学习。努力有了回报,他的学习成绩和汉语水平突飞猛进。

  受援助终考上大学

  就在他以为能够通过努力读书走出大山改变命运时,2013年,15岁的苏正民遇到了人生第一场大风暴。

  父亲为了三个子女的教育日夜操劳,最终积劳成疾,最终不幸去世,治病也欠下数十万元外债。

  不忍看到母亲辛苦,苏正民和姐姐都毫无约定地选择了辍学,想把上学机会留给小妹。姐姐去了广东,而他选择了祖祖辈辈们耕耘的那片黄土地。

  在苏正民辍学后最迷茫的时候,有人伸手拉住了他。学校老师、村支书多次到家中劝说苏正民继续读书,帮助苏家申请低保。多年在凉山从事公益资助的张俊兰还为他联系到每年2000元的定向资助,他终于有机会重返校园。

  重新坐在课桌前,苏正民拼命学习,2017年通过国家在少数民族连片贫困地区的预科招生计划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211”大学的学生。

  “手心向下”帮助他人

  走出大凉山后,苏正民又开始了求学之路。在外求学的岁月里,每当吃到美食的时候,他总会突然地悲伤甚至流泪,总会联想到远方的母亲是否又为了省钱,一碗苦荞、一个土豆就草草解决了自己的伙食。

  大学生涯当中,他树立了信心,真正摆脱了自卑,成了一个自信、乐观的人。在2019年,他发起了凉山阿依(儿童)助学计划,号召同学们“一天节约一块钱、一个月少喝两杯奶茶”,用月捐的资金去帮助凉山的困难学生。几年下来,有18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加入了计划,用点滴微光资助了65名凉山贫寒学子。

  2021年,在大家的支持与帮助之下,他参与成立了凉山州教育基金会阿依助学专项基金,为更多凉山学子提供精神帮扶,助力他们更好地走出大山。

  寄语学子像索玛花一样绽放

  17日,苏正民再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毕业论文致谢只是随心而写,从未想到能受到这么多的关注,感谢众多网友对他的鼓励。

  临近毕业,他选择了报名加入研究生支教团,回到家乡大凉山支教,而他支教的学校距离西昌有120公里。

  记者问及他的微信名“凉山野玫瑰”有何寓意,苏正民解释道:在我们家乡的山上有很多索玛花,我们都叫它高山玫瑰。在条件艰苦的地方,它们依旧盛放,希望包括自己在内的大凉山孩子们,都会像索玛花一样迎霜斗雪,灿烂绽放。

  2020年4月,苏正民去看望资助的学生(图源:长江日报)

  评论:期待优质教育资源更均衡

  苏正民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求学,并尽己所能回馈家乡、回馈社会的事迹,迅速在网络引起众多关注和讨论。

  央广网特约评论员王石川分析认为,作为贫困地区、贫困家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苏正民这一选择不仅仅是爱心传递,更深地反映出像他那样出身寒门的青年学子对故乡的期盼、对亲人的爱、对社会关爱的感恩与传承。

  光明日报发表评论指出,人们感动于此,因为它符合这个社会最干净的价值信条: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过去20年,中国用支教政策、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等方式努力拉平教育鸿沟,托举了无数苏正民这样的贫困勤学少年,不过也正是这样的个案的经历,让我们在阅读中数次产生“捏一把汗”的感觉。

  以上评论同时也进一步呼吁,让优质教育资源更均衡一些,让这些孩子的幸运变成必然,让每一个还在路上的“苏正民”都不会被政策所忽略、被制度衔接所脱漏。

  近年来,数篇来自农家子弟的毕业论文致谢都让人动容,屡次收获公众感动。其中,既有即将毕业的高校学子,也有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还有已经取得职业成就的名家。

  “考研7次、屡试不第”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农业经济管理系博士赵安的博士论文也频被转发,有网友称读后“泪眼婆娑,戳到了灵魂”,也有网友评价“一字一句,熠熠生辉”。

  赵安于1987年出生在甘肃老家半山腰的一个窑洞里,他在其博士学位论文致谢中写道,“从2005年18岁离开故乡,负笈远游,至今35岁博士毕业,整整17年时间过去。期间参加过7次研究生考试、3次博士论文答辩……也曾因学业一度中断,在基层担任第一书记、在多家农业企业打工,曲折废弛难以尽述……”

  “不论世事如何艰辛,初心依旧”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考期间,著名青年科普作家赵序茅刊登在《国科大》2019年第3期的一篇文章《毕业致谢:我从来不曾优秀过》引起学界关注、转发,作者屡经挫折却永不放弃的科研精神和求学之路,感动了不少仍奋斗在路上的网友、学子。

  据赵序茅2020年3月在兰州大学新闻网发布的《一位农村孩子的奋斗独白》,他出生在山东一个小县城——滕州,“父母都是农民,没啥文化,不过对教育格外上心”。此后经历了高考的失利,复读,打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对恋爱的渴望与失落,考研与就业的抉择,科考与科普写作,最终“不论世事如何艰辛,初心依旧!”

  “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这篇情感真挚的文字则是来自于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致谢中回顾了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故事。

  2021年6月24日,黄国平作为西南大学本科生校友代表回到母校为2021届毕业生分享人生感悟。黄国平在演讲中说,“只有认真活一次,奉献精彩的人生演出,才对得住这一生。”他鼓励毕业生要学会义无反顾,常怀感恩之心。

  2021年6月,黄国平回到母校演讲(图源:封面新闻视频截图)

  留下的不该只有“感动”

  对于这些刷屏的论文后记,有评论进一步指出,留下的不该只有“感动”“看哭”。澎湃特约评论员江城认为,这些故事让很多人看到了人生奋进、阶层上升的希望。然而,“苦难本身不值得被赞美,我们需要为更多有能力、有天赋、有志向的年轻人提供向上攀登的阶梯。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拉’他们一把。”

  光明日报评论员李思辉也认为,人们对寒门学子悲苦经历的密切关注,除了对奋斗者的钦佩外,实则也寄托着进一步破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从制度层面让更多寒门学子摆脱贫困和苦难人生的热切期盼。让每一个人不论出身、不论地域,都有梦想、奋斗和人生出彩的机会,是社会公平的题中应有之义。

  (综合来源:澎湃新闻、长江日报、央广网、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

  工人日报客户端【打工新鲜事儿】 第341期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