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2010年全国劳模 | 王吉伟:抢修战役里的“常胜焊将” - 人物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劳模风采·2010年全国劳模 | 王吉伟:抢修战役里的“常胜焊将”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19-09-10 07:38

王吉伟:

国家能源集团双辽发电有限公司综合检修分场工程班技术员、高级技师。

工作26年来,他凭借精湛的焊接技术,无悔扎根一线,为企业赢得500余次锅炉紧急抢修战役的胜利,并屡次破解行业难题,完成重大技术革新项目20余项,获国家实用性技术专利2项。国电集团焊接首席师,全国技协先进个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

接到5号机分割屏爆管抢修指令,王吉伟迅速“武装”,和工友一起钻进标高69米处的炉膛内,从下午3点到次日早6点,一口气更换12根管子、焊接24个焊口,当所有焊缝一次性探伤合格后,听着锅炉再次启动的轰鸣声,这个疲惫的汉子终于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是王吉伟日常工作一景。在单位,他主要负责锅炉装置再热器、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的检维修。“锅炉发电,余热供暖,每次出现故障,都是影响老百姓生活的大事,所以每次抢修都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胜”,参加工作26年,王吉伟参加过大大小小500来次抢修战役,一次性合格率高达90%以上。

这样的技术,来自于王吉伟绝不服输的劲头和永不停歇的勤学苦练。

1993年,19岁的王吉伟技校毕业进厂之初,连焊把都拿不好。因为锅炉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公司对焊接质量要求非常严格,每条焊缝都要用X光射线进行探伤。为练就过硬本领,王吉伟每天早来晚走,白天用心揣摩老师傅的施焊方法,晚上闷头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手腕累得酸疼,焊烟熏得喘不过气,手脚被烫出泡更是寻常,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他顺利考取了《一类焊工证书》,成为全厂年龄最小的高压焊工,而且是屈指可数的高压焊高手之一。

2000年冬季供暖期内,3号炉水冷壁出现故障,如不及时抢修,不仅影响市民供暖,而且装置一旦停运时间过长、温度降下来,就很难再启动。王吉伟挺身而出,水冷壁温度刚降到50摄氏度,他便迅速爬进去着手补修。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使他产生了头晕目眩的中暑现象,但他只是喝了点水,就继续投入战斗。正是在他争分夺秒、咬牙坚持下,7个小时后,故障圆满解决。

其实,作为业务骨干,“冲锋在前”一直是王吉伟的作风。“干我们这行的,焊接环境恶劣,比如管排间缝隙很窄,一般不超过15厘米,要先用手拉葫芦撑开一人可过的间隙,才能穿进去作业,而且四处都是煤灰,加上温度很高,干一会儿,人就变成了泥猴子。”王吉伟笑笑,“我能多干点,工友们就能少挨点累、少遭些罪。”

“对于手中技术,必须要钻进去,不但要通要精,还要不断挖掘新内涵”,怀抱这样的态度,王吉伟还立足岗位积极创新。

高温炉烟管道缺陷多,漏风率高,维护量大,让全班头疼不已。基于自己积累的维检修经验,王吉伟反复琢磨,研制出一种轻型烟管道伸缩节,使改造后的高温炉烟管道整体结构轻量化,受力更均匀,使用周期更长,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厂里节约维护费用近百万元。

锅炉管道布置复杂,有的部位肉眼无法看到,有的部位太过狭窄,出现故障进行焊接补救时,难以施焊,且难以保证焊缝质量。针对这个行业老大难问题,王吉伟又研制出一套模拟装置,可还原现场故障,试验成功后再实施抢修,一举解决了“困难位置焊接”和“小间隙焊接”两方面技术难题,并在焊工技能培训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迅速在10多家电厂推广使用。

近年来,王吉伟先后完成技术革新项目20余项,并取得两项国家实用性技术专利。2013年,其所在公司成立“王吉伟劳模创新工作室”,依托这个平台,王吉伟在创新之路上走得更欢了,而且每年还能为企业培训焊工近百人次。

全国技协先进个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尽管早已业内知名,但王吉伟从未放松过专业学习和焊接训练,他说:“现在技术更新得这么快,只有锲而不舍地钻研和练习,抢修才能多打胜仗、创新才能更有底气。”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