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邓兴旺:想让农活更简单省力
//www.workercn.cn2015-11-02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反哺:给农民更多技术支持,把他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获得了耶鲁大学的冠名终身教授的身份,获得了美国科学院院士后,邓兴旺选择了回国。“如果说我的前半生,是在为科研、为世界的科学界做事,我希望,我的后半生能够为生我养我的故土、为中国的农民做点事情。”

  在邓兴旺看来,生物学的研究距离普通农民并不遥远,农民天天伺候庄稼,他们比谁都熟悉植物,他们也比任何人都更需要植物学方面的科学指导。邓兴旺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农民插秧要弯腰耕种,很辛苦,我们能不能设想一套更为简单、省力的方式,把种子直接撒到地上,同时保证产量不减。再比如,杂交水稻的生产非常累,我们能不能通过机械完成。这样,就能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让农民的生活不那么辛苦。

  2001年,在邓兴旺的推动下,“北大—耶鲁植物分子遗传学及农业生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融合了北大、耶鲁两校学术资源,开启了中美两国在植物分子遗传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该中心主持或参与了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多项重大课题,如“通过拟南芥突变体库大规模筛选克隆功能基因”“水稻功能基因组项目”等,促进了国内外植物学学术交流。

  去年7月1日,邓兴旺放弃了耶鲁大学冠名终身教授的身份,全职回到北大,开始筹建现代农学院。长期在海外,邓兴旺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落后与差距,主要源于理念、技术和人才。因此,将最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带回来,在国内培养出一流的农业人才,成为他当下最迫切的愿望,“目前我国的农业大学都是在上世纪50年代根据当时的农业发展需要设立的方向与专业,很多已经不太适应当前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邓兴旺来说,建设农业经济管理方向,建立食品营养与安全方向,这两件工作是当务之急。

  “从湘西的大山深处到北京求学,是村里的父老乡亲为我凑了路费。我始终无法忘记,小时候,家乡父老辛勤耕作的场景,尽管已经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收获。通过自己所学,为普通农民做点事情,为自己的父老乡亲做点事情,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乌鸦反哺般再朴素不过的情感。”邓兴旺说。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