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特教苏富梅:特殊孩子的特殊妈妈
//www.workercn.cn2017-09-14来源: 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3

  立足长远,她送特殊孩子念大学

  教育不仅开发心智,还能让这些特殊的学生走出校门后有能力在社会上立足。

  苏富梅记得,当年曾有一届非常优秀的毕业生,被统一分配到张家口一家皮鞋厂就业,从事的都是流水线上的工作。可没想到才过了一年,厂子倒闭,学生们面临失业。

  这对苏富梅触动很大:特教学校的学生,如何残而有为?孩子们9年学业结束,文化程度没多高,再加上身体残疾没有一技之长,坐等社会挑选总是被动,教育的方向是不是该调整?

  其实,此前全国特教领域已经进行了一次改革,8年周期的教育改为9年,设置了和义务教育阶段一样的课程。

  苏富梅和学校的老师们一起研究,要以9年教育为基础,进行上下延伸的改革。“上,能念大学,学职业技术;下,开办聋儿语训班,尽早使学生实现语言康复。”

  早在1996年,张家口特教学校就在全省开办了第一家盲人中医按摩班。刚开办的时候,两年招生一次,一次招收十多名学生。当时北方的服务业还没起步,毕业生大多南下,靠按摩技能就能拿到不错的薪酬,在那时可谓高薪。等这些学生在外打工几年,攒了点钱开设自己的门店,苏富梅就介绍下几届的师弟师妹们过去工作。

  李爱民是其中一名毕业生,如今在张家口开设了两家按摩店,全家都到店里帮忙,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如今,按摩班一年招生两次,学员能拿到文化和医疗两个毕业证,都能实现就业。现在,苏富梅结合校内三类残疾儿童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技术教育:盲生开设中医按摩职业中专班,聋生开设美容美发、足疗按摩专业,智障学生开设家政、烹调等课程。

  职业教育的成功,激发了苏富梅更大梦想:全国各地多所高校开设了特殊教育学院或专业,接收特殊孩子的学校多了,考上学的概率大了,要培养特殊孩子也去读大学!

  苏富梅带着同事一趟一趟地跑北京第四聋人学校、天津聋哑学校等兄弟学校取经,又一趟一趟地到招收特殊教育生源的山东泰山医学院、长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学习考察。“没经费,大家就住地下室,想尽办法省吃俭用。”

  回到学校后,他们开始给学生开小灶补基础知识。2008年,张家口特教学校2名学生考上长春大学本科。

  “一所特教学校也有能力让孩子们考上大学了!谁都想不到我们能这么厉害,一下子出俩。”苏富梅说起这次“破天荒”的突破,眉飞色舞。

  之后,他们又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零的突破:盲生本科突破,高考升学率百分之百,本科录取率百分之百……迄今为止,学校已有103名学生升入了高等学府,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

  升学率上去了,人才缺口凸显出来。直到2005年,学校还没有一名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的老师,要教高中课程,非常吃力。

  苏富梅要给学校引进人才,她把目光首先投向了本校考出去的毕业生。“本校走出去的毕业生再引回来,对学生更有激励意义,也是榜样。”

  本着这样的考虑,曾在张家口特教学校接受过小学教育,自学考上长春大学的盲人毕业生单海军进入苏富梅的视线。给单海军跑编制,帮他的爱人安排工作,苏富梅忙前忙后。“我就是想让其他学生看到努力的希望,努力不但可以考上大学,还能有一份好工作。”近几年,苏富梅先后引回3名本校出去的大学毕业生回校工作。

  苏富梅说,一切能推动特教学校发展的路子都要蹚一蹚,一切能提高特教学校水平的办法都得试一试,一切能优化特教学校教学质量的渠道都要走一走。 

  □记者 白 云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