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特教苏富梅:特殊孩子的特殊妈妈
//www.workercn.cn2017-09-14来源: 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她是孩子们的苏老师。身材瘦小,拥抱起来甚至有点硌人,但总是面带微笑,她不会让孩子们感受到一丁点的不耐烦。

  她是孩子们的苏妈妈。在校的孩子们喜欢让她摸摸头。走出学校的孩子们喜欢找她沟通,让她帮找工作、找对象、主持婚礼,连学生生孩子都要找她跟进产房当翻译。

  从事特教工作整整41年,她一直在为特教事业而忙碌。

  今年,她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她就是张家口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苏富梅。

  1

  41年,从门外汉到特教领域“教授”

  9月5日,记者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见到苏富梅时,作为2017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当选者之一,她刚和其他当选人参加完教育部组织的参观回来。

  “从教41年来,她执着坚守特教热土,一心扑在残疾孩子身上,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这是2017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组委会给苏富梅的评语。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苏富梅看起来很疲惫。因为长年贫血,她的白细胞和红细胞都低于正常值,身材瘦弱到了拥抱起来都稍显硌人的程度。但说起学校、孩子,她的面部表情马上就会活跃起来。

  “我就是喜欢他们,说不上为什么,从看见的第一眼起就不烦。”

  苏富梅说的第一眼,要追溯到41年前。当时苏富梅初中毕业,因家庭困难,被介绍到张家口盲聋哑学校(张家口特殊教育学校前身)当代课老师。

  刚到盲聋哑学校时,这个年轻姑娘什么都不会,“和聋哑孩子交流需要手语,她比划的我不懂,我比划的不规范。”为了尽快实现和孩子们无障碍沟通,苏富梅开始拼命练习手语。

  向老教师请教,找手语好的学生学习,在学校练,回家练……那段时间,苏富梅的母亲看她每天到家也不言声,只管一个人比比划划,不禁发起愁来,认为“这闺女魔怔了”,生怕她找不着对象。

  半年之后,苏富梅就成为学校开大会时站在主席台上的同步手语翻译,还被聘请为张家口市第二届残疾人联合大会的手语翻译。

  采访进行中,苏富梅说到兴奋处,会不由自主地比划几下,这是多年教学养成的习惯。她生怕坐在对面的交流对象不明白。

  让学生明白,还要让别人明白学生表达的意思,这是特殊教育的初级目的。

  一部分特殊学生,来到学校时都十多岁了,有的甚至不会说话,不能完整地表达一个句子。

  “有的家长送孩子来时抹着眼泪跟我说,孩子现在什么都不会,话不会说,字不会认,家长老了、死了,孩子怎么办?”苏富梅说,“攥着家长的手,我也着急。这么大了,再不学就过了最好的时候,可得抓紧。”

  从吹纸条、闻花开始练气息,“就这样,锻炼舌头。”苏富梅张开嘴,努力让舌头动起来,给记者演示训练过程。

  教特殊孩子认识事物,和普通的教学很不同。要教“爸爸”,就要孩子们带一张自己爸爸的照片,不然有的特殊孩子可能会认为“留平头的男的”都是爸爸。认识“杯子”,老师在课堂上就要拿一个杯子,但有的特殊孩子只认为课堂上的这个杯子叫杯子,换一个则不认识了。

  “讲、看、演、练,都是磨出来的。”苏富梅要教“理发”两个字,就带着孩子们去理发店。教“商店”就带着孩子们去商店。教“洗澡”就真带着孩子们去洗澡。“我一个人领着一群孩子去洗澡,那么多人一点声音都没有,我手语翻译给孩子们解释,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时常遇到人议论,“看啊,一个大哑巴领着一群小哑巴。”苏富梅就假装没听见。

  时光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努力前行的人。

  2016年,当了12年特级教师的苏富梅评上了正高级教师,相当于教授。但在她看来,对自己工作更大的肯定,是“让特殊学生尽快进入社会,适应社会”。

  不久前,苏富梅的学生参加了央视节目的录制,一群视障学生表演的舞蹈《触梦》获得了“《群英汇》栏目荣誉返场”的邀请函。今年3月,她的7名学生还代表中国赴奥地利参加了第十一届世界冬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雪鞋跑和雪地狂奔项目,获得5金、3银、4铜的好成绩。

  一名学生家长得知孩子成了世界冠军的消息后,激动地抱着苏富梅大哭:“我都没想过孩子还能有这一天!”

  说到学生的这些成绩,苏富梅就格外精神。“他们说我说起学生就亢奋,我就是亢奋。没什么比通过老师努力看到学生有出息,能在社会上立足更让人高兴的事了。”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