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黄贵松:为触摸显示屏打上“中国造”烙印
//www.workercn.cn2017-09-08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黄贵松带领项目团队勇于创新,经过近300次实验后终获成功——

【身边的大国工匠】为触摸显示屏打上“中国造”烙印

中工网记者 刘友婷

  黄贵松正在做产品外观效果检验。 (资料照片)

  “我们走在行业的前沿,没有老师可以请教,没有经验可以学习,一切都得靠自己摸索。能为触摸显示屏打上‘中国制造’烙印尽自己菲薄之力,是我的荣幸。”回想起2008年主动请缨,带领团队和同事们一道组建触摸器件试产生产线,为触摸显示屏打上了“中国造”烙印,黄贵松备感自豪。

  作为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触摸屏工艺项目工程师,黄贵松一直敢于挑战自我,面对新项目时,他将挑战当作成长的机会。“若一直致力于成熟工艺生产工作,就会失去‘动起来’的愿望,当有新项目时,我都希望有机会去尝试,让自己动起来。”他说。

  一次,两次……三百次

  那是2010年春节后的一个晚上,经过200多次实验后,电容式触摸屏研发生产项目已接近尾声。当晚,团队的几位工程师都特意留下来,等待晚上11时打开试验箱检查设计方案的试产品。然而,这次实验结果又是以失败告终。

  项目已进行了将近6个月,做了200多次实验。

  “把灯关了,锁好门,走,出去吃个宵夜。”看到站在实验室墙角默默抹泪的同事,黄贵松作为项目负责人感到压力巨大,他不能说丧气话,但鼓励的话在之前也说得够多了。“今天到此为止,明天一切会好起来的!”这样的话,这样的场景已经历过200多次了。

  黄贵松是广东潮州饶平县人,出生于1977年,致力于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器件和触控器件的制造工艺提高和推广应用,已有18年。

  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iTouch等产品运用了电容式触摸屏,汕头超声电子集团公司在考察市场后,决定进入电容式触摸屏产品应用领域,并组建项目组,攻克电容式触摸屏技术。

  在公司研发团队完成技术研发之后,黄贵松主动请缨,组成团队攻克生产工艺难关。当时国内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制造电容式触摸屏,市场上一片空白,同时要避开苹果公司的技术专利,这也就意味着黄贵松的团队无经验可学,要“摸着石头过河”。

  “材料、设备、温度、时间、压力、工艺参数、生产环境等因素最初都是未知的,要经过不断试验,找出最佳组合方案。”黄贵松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当时最难解决的是气泡问题,两片玻璃之间夹着一层薄薄的透明胶,贴合后总会出现气泡。经过不断更换材料,调整时间,模拟真空环境等操作,终于解决了常温下出现气泡的难题。然而,触摸屏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过几年使用仍完好,所以黄贵松和团队成员要将产品放在高温高湿试验箱进行长时间考验。

  24小时……96小时……240小时。2014年4月,经过近300次实验后,当产品拿出来、检测通过的那一刻,黄贵松和团队成员欢呼起来:触摸显示屏产品试产终于成功了!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