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钱理群:我进养老社区专心写作 没时间结交新朋友(图)
//www.workercn.cn2015-10-22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专心写作 没时间结交新朋友

  虽然泰康之家·燕园离地铁站很近,但是除了看病,钱老从未出来过,“我以前也很少出门,现在不参加社会活动更是可以专心写作。“相比于以前,我现在是整天写作,写作欲望非常强烈。”

  写作其实是钱老与大家告别、并搬进老年社区的最主要原因,而此时的写作状态更是他最为享受的一种状态,“现在的写作没有任何功利目的,是否能出版都无所谓,只是自我表达的需要,我觉得现在的写作才是真的写作状态,纯粹地表达自己,并从中得到快乐,有很大程度的自我满足。”

  目标明确的钱老没有时间在新社区结交新的朋友,也没时间参加各种活动,“我搬到这里就是为了一心一意地笔耕不辍。我是一个不太合格的居民,我跟其他住户还没有特别多的交往,我现在只是想把自己要写的东西写完,暂时还顾不上参与其他的事。”这三个月来,钱老一般每天会写3000字,有时因为有访客,会延误计划,但就算这样,平均每天也能写2000字,这个进展让钱老十分满意。

  在去年底的那次告别会上,钱老曾宣布自己还要写八九本书,“其实大部分书我都写了一半了,我原来计划是用四五年时间,八十岁以前写完。很多人劝我放慢一点速度吧,那么,未来的十年,我把这几本书写完,我就完成和完善我自己了。我很清楚,我已经写的和还没写的书,在当下的中国不会有多少读者,我在某种程度上是为未来写作。我要用我的写作告诉未来的读者,在这一段时间里面,还有人有另外一种思考——我可能自作多情了——总而言之,我现在越来越倾向于为自己写作、为未来写作。”

  昨日当记者问及具体的大作内容,钱老笑了,“写什么是秘密,不能告诉你,是我一直想写的,准备了十多年了。”不过,钱老的这个“私密”,他在去年底的那次“告别”时还是透露了一些,他当时说自己在写一本自述:“我要写一个《我的精神自传》的姐妹篇,做一个总结。在专业范围内我有六大研究——文学史研究、鲁迅研究、周作人研究、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民间思想史研究、毛泽东和毛泽东时代的研究。专业之外我有五个关系——我与北大、我与贵州、我与青年、我与中小学教育,我对时事政治的观察思考。”

  而进了养老社区后,钱老说自己也开始思考养老文化,“养老本身涉及到养老文化,我觉得以后可能也会展开研究。总体来说,中国养老事业才刚刚开始,才是处于起步的阶段,在操作上、理念上、伦理上还有许多问题,现在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将来会更进一步的研究。”

  昨日重阳节,一直埋头隐居的钱老还是以燕园居民的身份出席了“重阳敬老”活动,因为他说自己支持“文化养老”,而目前入住社区的居民,大多是高级知识分子、高级干部、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钱老在一群老人中,不自傲,也不孤独,气质雍容,时有欢颜。

  其实,钱老对于社区的影响也是无形的,58岁的李阿姨是钱老的邻居,她居住在燕园,还热心做义工,李阿姨带着仰慕的心态去钱老家做客,发现钱老家除了满屋满架的书籍外,与普通人家没有两样,不过,中国文人除了言教之外,也有身教,李阿姨看钱老一笔一笔地写书,就问钱老:“我能不能写回忆录呢?”钱老说:“当然可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自己高兴就好。”李阿姨觉得自己触及了自己往常不敢想象的心思——原来谁都可以用文字来记录自己的生活,不为深远伟大,只是为了平凡和愉悦。(记者 张嘉)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