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教授心系大凉山 9年资助50多名彝族孩子上学 - 公益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广州教授心系大凉山 9年资助50多名彝族孩子上学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授朱敏发起助学行动 已有10名受助学生考上大学

来源:广州日报
2021-07-05 09:04

  原标题:广州教授心系大凉山 9年资助50多名彝族孩子上学(主题)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授朱敏发起助学行动 已有10名受助学生考上大学(副题)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欢欢 实习生 李缘

“我们资助的一名学生去年考上了四川农业大学,明年,又将有一名学生从成都医学院毕业,最近她还给我写信,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说起自己对口联系的这些孩子,朱敏有说不完的话。朱敏是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的一名教授,从2013年初开始,由她发起的“关爱大凉山”爱心助学活动先后帮助50多名四川凉山州困难学生上学,其中有10名学生已经顺利考上大学。朱敏团队这份大爱跨越珠江,飞驰几千公里温暖大凉山,已经持续了9年。

朱敏和大凉山孩子们在一起。

朱敏和吉文鲁喜一家人合影。

在进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任教前,朱敏拥有24年广播电视媒体从业经验,曾获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称号。在朱敏家的橱柜中,放着很多凉山孩子们寄过来的干花椒,每到青花椒成熟的季节,那些受资助的孩子们就会将家里种植的青花椒邮寄过来给她,这让朱敏格外感动。她知道,这是孩子们最朴素的表达感恩的方式。9年下来,朱敏的善行义举悄然影响和感召着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汇集在一起,加入她的爱心助学行列。

为山区孩子点亮一盏灯

从2013年起,在每年农历小年那天,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几十位贫困家庭的孩子都会如期收到一笔款项,资助他们继续求学。这是孩子们每年的“新春礼物”,也是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传学院朱敏老师和她的三十多位中学同学多年来的爱心坚守。

金阳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与云南交界,因为地理位置偏僻,崇山峻岭,经济较为落后,曾是国家级贫困县。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朱敏从一位在当地挂职的朋友那里了解到,因为交通不便,凉山州的很多孩子上学面临困难,不少孩子初中都没有读完就辍学了。尤其当这位朋友通过手机发过来当地村里的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照片时,朱敏的心里更加不是滋味:不少小学的教学楼都是土屋,孩子们放学后就在泥巴地上玩,一双双渴望读书的眼神看起来让人心疼。朱敏当时就想,她身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应该为山区的孩子们做一点贡献。而资助孩子们上学是最直接的改变他们命运的方式。

从小在江西长大的朱敏在南昌十中度过了她的中学时代,六年同窗感情深厚。于是,她率先发动起中学同学。朱敏将凉山州孩子们的照片张贴在QQ群里,她的助学倡议一发出,同学们踊跃响应,最终,30多位有意愿资助大凉山孩子上学的积极分子慷慨解囊,有人捐了几万元,有人则把给孩子的压岁钱捐出来,最终,首期爱心助学行动一共筹集到约7万元助学款,这笔钱最终用来帮助30位凉山州的困难中小学生上学。

朱敏坦言,自己其实也不是特别富裕,只不过为了山里的孩子们能够上学,她愿意付出。“我们的助学行动就是要为山区的孩子们点亮一盏灯,照亮他们前行的路,尤其是要帮助那些家庭贫困的失学孩子回到校园来。” 对于那些面临失学困境的孩子,朱敏和她的同学以每年每人定向资助一到两千元(高中阶段人均2000元,大学阶段人均3000元)的方式,直接予以经济上的支持,帮助他们获得与同龄人一样的读书机会。

爱心助学9年不间断

2015年5月,当朱敏第一次来到凉山州时,她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没想到凉山的路这么难走,没想到孩子们如此渴求读书改变命运。”

朱敏从村民那里了解到,当地很多孩子都要拖到八九岁才进学校读书,女孩们到了十六七岁的年纪可能就有人上门提亲了。而读书是他们唯一能改变命运的通道。不少孩子说起村里考上大学的学生,眼神里满满都是羡慕。

今年18岁的吉文鲁喜是一个模样俊俏的姑娘,在金阳县高中读高三,刚参加完高考。她是家中的二女儿,6年前朱敏来到她家时看到,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中要挤下母亲和3个女儿,而吉文鲁喜8岁的弟弟则睡在窗台和防盗网之间的狭窄空间里。

吉文鲁喜告诉朱敏,她的姐姐辍学外出打工了,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走出大山。“阿姨,我会一直好好读书,让妈妈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从那时起,朱敏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坚持资助吉文鲁喜和她的弟弟妹妹上学。吉文鲁喜家三姐弟都是“关爱大凉山”助学行动的帮助对象,从2013年至今,对他们的资助一直在持续着。

9年来,朱敏和团队同伴们资助凉山孩子们上学的行动始终没有停止过,他们一共资助了约50多名孩子上学,其中已有10名学生考上大学。

金拉惹是朱敏和同伴们资助的孩子中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贫困学生。金拉惹家有4个孩子,爷爷81岁,母亲得了肺结核丧失劳动能力,只能靠父亲一个人在家务农为生,家中的大部分收入都拿来给母亲治病。因为同时有4个孩子读书,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金拉惹学习很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得知这一情况后,2017年,“关爱大凉山”助学行动开始资助金拉惹上学。2020年,金拉惹考上了四川农业大学。当金拉惹给朱敏报告这一消息后,朱敏高兴坏了:“这可是我们资助的孩子头一回考上这样的好大学。”这份收获的喜悦,朱敏到现在仍念念不忘。

“您的爱心改变了我的命运”

朱敏的助学团队成员约有30人,三分之一的人都在广东,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珠海等地。每年元旦时募集第二年的助学费用,已经成为团队成员约定俗成的事。9年下来,团队为凉山州孩子们募集到的助学金已经接近50万元。如今,朱敏只要有空就会跟那边的对口联系人了解孩子们的情况,询问他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困难。对于朱敏而言,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虽然您与我远隔千里,但却一直用爱呵护着我。您的爱心改变了我的命运。”其中一位孩子在来信中写道。对朱敏而言,这些远在几千公里外的孩子,一直让她牵挂着。

受朱敏和团队资助的孩子中,孔约尾的受资助时间最长。孔约尾目前正在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她学习非常刻苦,成绩能排到班上前列。就在前几天,朱敏收到孔约尾的信息,说她准备明年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金阳县的乡镇卫生院上班,为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力量,同时还准备考研。这让朱敏感到很欣慰。“帮助这些孩子,就好像见证一棵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那种喜悦真的无法用语言描述。”

而在9年前,孔约尾却面临着辍学的风险。当时,他们家一共有5个孩子:姐姐小学没毕业,哥哥读完初中就出来打工挣钱;妹妹读完小学三年级就辍学回家帮忙干农活,在孔约尾上小学五年级时,她妈妈差点因为急性阑尾炎失去生命,后来经过抢救虽然挽回了生命,也花了家里不少钱。孔约尾后来成为朱敏和同伴们的资助对象,这个懂事的女孩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在微信上给朱敏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母亲当年的遭遇也让孔约尾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考上大学并且学医,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 “如果不是家里贫困,她完全有条件上一所好大学,所以我一直鼓励她读本科,然后考研究生。”朱敏说。“谢谢您的帮助,让我能继续在校园里学习。”孔约尾在发给朱敏的信息中写道。

“我们小小的一点付出,就能改变大山里孩子们的命运,何乐而不为呢?”朱敏说,她和同学们帮助凉山州彝族孩子上学的助学行动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帮助更多少数民族地区孩子”

此外,这些年来朱敏不仅帮助四川凉山州的孩子们上学,在2014年她还加入了广东草原爱心团,帮助内蒙古自治区的孩子们上学。内蒙古女孩赵鑫的父母在她小时候离异,父母后来分别组建了新家庭,年幼的她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为维持生计,赵鑫的爷爷通过打零工供她上学,并缴纳每月的住宿费用。了解到这一情况,朱敏主动承接了资助赵鑫的事宜,并通过呼伦贝尔市红十字会对接联络,自2016年始至今资助从未间断。“不论她读书读到什么程度,只要她有需要,我就会一直资助她。” 朱敏说。

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朱敏作为带队老师率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第三批、第四批赴藏支教队在西藏林芝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支教行动。这是该校携手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活动以来,第一次有老师连续两个学期带队支教。该校学生大多出身于普通农牧民家庭,住在交通不便的大山深处,有的远离县城上百公里,有的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朱敏在林芝期间和学生们克服高原缺氧等种种困难,冒着泥石流、塌方等危险,合计行程上千公里深入学生家中家访。作为带队老师,她了解到当地不少孩子面临上学难题时,资助了班上两名家庭困难的藏族孩子。在朱敏看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们上学是一件能收获快乐的善事,而帮助更多的孩子上学,尤其是考上大学,也能帮助这些地区的孩子改变命运。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