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 跟踪 麻将:《1921》的另类书写 - 文娱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奔跑 跟踪 麻将:《1921》的另类书写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21-07-09 07:56

  原标题:奔跑 跟踪 麻将:《1921》的另类书写

  从电影《开天辟地》《建党伟业》,到电视剧《中国1921》《中流击水》,影视剧中的建党题材早已屡见不鲜。因此,在建党百年之际重新回望与想象1921年,既是必然,也殊为不易。面对诸多前作,如何推陈出新就成为黄建新、郑大圣联合执导的电影《1921》所面临的难题。或许是由于题材宏大、人物繁多,该片的整体呈现还是稍显叙事散乱。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影片相比同类题材作品体现出一些创新之举,在此或可摘取“奔跑”“追踪”与“麻将”三个关键词去进一步发掘与体会。

  奔跑

  电影中,几次奔跑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李达之妻王会悟为说服博文女校校长将女生宿舍租借给一大代表们,反复以奔跑的方式克服自己说谎紧张的弱点。青年毛泽东亲历被洋人驱逐的不公待遇,羞愤之下在上海的霓虹街头一路狂奔。

  在这部影片里,奔跑是荷尔蒙的发泄,是青春的专属,是革命的张扬与诗意。尤其是青年毛泽东的奔跑,可谓影片最极致的抒情段落。伴随着飞奔的姿态,画面以闪回形式展现出毛泽东幼年反抗封建家长制、少年抵制日货的往事,将现实与理想、个人成长与国族命运紧密交织在一起。这是山河破碎、国难深重时,一代革命者急切地想要改天换地的澎湃心潮与青春热血。

  从奔跑意象的反复营构可以体会到,《1921》本质上乃是一部青春片。据统计,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的平均年龄仅28岁,这还是将45岁的何叔衡与35岁的董必武计算在内的结果。影片描画出了这群建党先辈们的少年意气,展现出了他们慷慨激越又不失天真烂漫的蓬勃朝气。

  片中,李达与妻子王会悟正值新婚,沉浸于家庭初建的温馨之中;青年毛泽东与恋人杨开慧的惜别场景,将年轻人的羞涩甜蜜表露无遗;刘仁静、王尽美与邓恩铭等几位更年轻的代表则交流五四运动的八卦,并在参会之余沉醉于大世界的种种新奇事物,在上海这座十里洋场中流连忘返。通过这些视角,影片将一群遥远而庄重的历史人物还原为有血有肉的普通青年。同时,这种少年意气也贯穿全片,成为片中革命者的共同精神底色。就连时年42岁的陈独秀也被李大钊调侃:你是领袖,不是少年。

  跟踪

  《1921》里,几乎所有人都处于被监控与跟踪的状态。一大代表们要时刻提防会议信息的泄露;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反复被欧洲反共势力与中国巡捕监视;在沪日本共产党员也深陷日本特务机构的追踪。三条线索交织并行,有效提升了以往建党叙事的丰富度。

  跟踪强化了悬念感与紧张感,赋予了影片以谍战片、动作片的类型风格。在会议代表们的一次次化险为夷中,建党历史更添传奇色彩。影片让观众体会到彼时的革命者有着强烈的冒险精神,为了国家与民族之未来而甘愿以身涉险。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所言: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

  不过可惜的是,影片中的跟踪叙事缺乏严密的叙事逻辑,三条线索最终也未能真正地发生化学反应。法租界巡捕房对于马林等人的盯梢多少有些敷衍了事,日本特务追踪本国共产党员这条线索更是以特务被击毙而草草收尾。此外,青年毛泽东电车偶遇青年蒋介石等叙事支线看起来也显得芜杂而没有必要。

  另一方面,跟踪还赋予了建党故事以国际化的视野。在奥地利启程时就被紧密监视的危险分子马林、来自日本的特务、华人探长黄金荣等各方势力共同会聚于租界林立、多国博弈的国际化都市上海。与此同时,远在法国的共产主义小组又与国内的建党活动遥相呼应。

  影片想要表达的是: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的成立并非一国之事,而是与彼时的国际风云休戚相关,是世界范围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棋局。这种以往建党叙事中较为匮乏的国际视角,既是重新发掘和梳理史料的结果,也是立足当下全球格局对历史的重新想象。

  麻将

  影片中,为了躲避在上海开会面临的追捕风险,一大代表们集体转移至嘉兴南湖的红船上。此时出现了饶有趣味的一幕:王会悟坐在船头望风放哨,下一个镜头中,革命者们正在船舱内兴致勃勃地打麻将。据史料记载,红船会议时的确曾以打麻将作为掩护。但在我看来,麻将场景体现出了这部影片的独特性之一:生动的烟火气。

  以往,许多主旋律创作的概念化、说教化倾向显著,以至于备受大众诟病。近几年,主旋律创作大有起色,诸如《觉醒年代》《山海情》等作品频繁破圈、引人共情,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有着饱满的日常生活叙事。在电影《1921》中,毛泽东被邀请参加李达家宴,期待多加辣椒的他面对一桌清淡菜肴而大感失望,追问原因才知李达长期伏案而患有严重胃病。这个段落里,革命者的真性情与奋斗精神都融于细微家常的对谈中。片中,李达一本正经地训练妻子王会悟的说谎能力,刘仁静等人夜游归来选择翻墙而入,诸多日常情节为严肃历史增加了许多活泼意味。此外,周佛海因腹泻而错过会议、陈公博忙于陪伴娇妻、张国焘私下会见马林等日常细节则以一种隐晦的方式暗示着几位格格不入的代表在今后将要走上的人生歧途。

  总体来看,相比以往的建党叙事,《1921》的独特之处正在于有着显著的少年情怀、全球视野与烟火气息。

  此外,影片的另一重意义或许在于深入触及了历史偶然性与历史必然性的关系。创作者们没有像《建党伟业》等作品一样选择以编年史方式讲述一段因果联系显著的整体性故事,而是仅截取了一大会议前后的短暂历史瞬间。与此同时,日常细节的大量注入与悬疑气氛的大肆渲染,都强化了历史的偶然性。那些年轻的代表们从五湖四海云集上海之时,恐怕都不会意识到他们参加的这次会议将会有扭转乾坤的力量。但历史的必然性恰恰蕴藏在种种偶然事件之中。正是这一群年轻革命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精神底色和“天翻地覆慨而慷”的青春风貌,驱动着他们注定走上一条改变历史的道路。

  (李宁)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