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e网评】插画不可儿戏,教材没有小事 - e网评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e网评】插画不可儿戏,教材没有小事

来源:中工网
2022-05-28 07:30

  龚先生

  昨天,“人教版数学教材”相关话题一连登上7个热搜。今天,“人教版数学教材”的讨论依然热度不减,相关话题阅读量高达4亿。网友质疑的核心从插画的美丑问题,延伸到相关人员是否足够严肃地在编写教材。

  这一事件首先是有网友晒出2013年审定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内插画,并纷纷吐槽没有美感,“画得一个个眼神萎靡,毫无少年儿童的精气神可言”“为啥个个歪眉斜眼吐舌头?”……不少网友还发现,教材中疑似存在国旗画错等差错。

  针对网友的质疑,相关部门的反馈和整改迅速。人民教育出版社微博声明:对社会各界好的意见建议虚心采纳,已着手重新绘制有关册次数学教材封面和部分插图,改进画法画风,提高艺术水平,充分发挥教材封面和插图的育人作用。目前,教育部教材局也已关注到此事,介入调查。

  而网友的追问并未止步:这种大家都能看出来不美的插图,怎么就能成为孩子们手中的教材且已经被使用了好几年呢?在教材出版之前,内容有没有经过严谨的选定、评判和调整?有没有相关标准与权责的规定?

  到底是编辑出版把关不严?还是这一届网友的审美不行?

  作为重要的公共知识产品,教材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窗口。教材里的每一处细节,不仅是知识的载体,也是审美和价值观的体现。艺术可以争鸣,审美可以多元,但一旦被应用到教材中,就必须严肃地去衡量是不是适合、有没有不妥。

  事实上,我国《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明确要求,教材要“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5月23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关于教材工作责任追究的指导意见》,针对大中小学教材编写、审核、出版、印制发行等环节主要问题,明确了追责情形和处理方式。可以说,对于教材内容的导向是有规定的,对于教材的把关也是有权责的。

  而且,不止一位教材插画作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教材插画内容要经过编辑把关、评审等程序才会签约,后面还会有修改以及向公众征求意见等环节。

  因此,插画的美丑只是表象,教材的编审流程是否科学、合理,教材的编辑出版工作是否存在程序性缺失等,才是网友追寻的问题核心。

  中小学教材是一代人的共同文化记忆。龚先生和许多网友一样,对20多年前的课本中瓜田里刺猹的少年闰土等老版插画,至今印象深刻。

  时代在变,教材内容也要随之调整。但是,教材编写要符合主流的价值观、民族的气质,要经过严谨的程序,经得起大众审美的审视。这应该是共识,也应该是教材编写出版的职业规范。

  不少网友之所以关注此事,是因为一本本教材里蕴含着对下一代铸魂的使命,是因为小插画事关文化传承的大事情。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这是教材的功能,这里没有一个词是轻飘飘、可以轻漫对待的。

  期待有关部门能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且以此为契机,对儿童出版物的问题加以梳理,避免类似的事情再发生;期待真正为下一代负责、敬畏教育能够成为编写教材的职业要求和基本操守,让孩子们能接触到、学习到真正的美好。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