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02月13日 星期一

【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追求100%的电缆工匠

本报记者 杨明清 张嫱 本报通讯员 夏丽萍
《工人日报》(2023年02月13日 05版)

最近一段时间,吴中卫几乎每天都“泡”在公司的交联电缆车间里,他和工友们正在对交联机组生产线的工艺改进课题进行攻关,打算助力企业在智造路上再下一城。

改造升级车间设备、创新演化交流机组生产线、推动技艺传承……这几年,山东昆嵛电缆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吴中卫和同事们一直在围着电线电缆智能智造业务转。

吴中卫的左手上,有7个长条状的疤痕,凹凸不平,呈乳白色,布满掌心。这是吴中卫10岁时被电击留下的伤疤。

幼时的吴中卫活泼好动,对电气类产品格外感兴趣,常常是拆了又装,装好后又拆。“有一次,我看见一根露在外面的电线头,觉得好奇就摸了一下,结果被电得身体抽搐,幸亏被家人及时救了下来。”回想起儿时的经历,吴中卫仍心有余悸,但也正是这次经历,让他和电缆结下了不解之缘。

山东昆嵛电缆有限公司生产的电缆产品有2000多种,每种产品金属丝粗细各不相同。吴中卫的工作就是准确地生产出符合检测要求的产品。

电缆丝原料为8毫米粗的铜杆,再经过铜大拉机、中拉机、微拉机3个步骤拉出符合精度的丝线,最多的丝线有上千股,每股粗细为0.1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厚度。

“一点点的误差就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所以我们的产品质量只能是100%合格。”从业21年来,吴中卫始终恪守这样的理念,他经手的产品从未出现过质量问题。

除了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吴中卫在生产一线也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以往,开启设备需要先耗费600多米的启车线,造成绝缘、屏蔽材料大量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那段时间,吴中卫和同事们几乎把家安在了车间,白天带着团队做实验,晚上研究文献资料。

经过4个月努力,吴中卫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快速低耗启车法”,将原本的600多米耗材降至260米,刷新了国内行业纪录,直接创造经济效益300余万元。

2022年,公司工会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吴中卫创新工作室”。有了创新根据地,吴中卫带领工作室成员对公司的悬链式交联生产线进行技术改进,为公司带来了260余万元经济效益。

凭借满腔热血和对工作的热爱,吴中卫自己也获得“山东省电线电缆行业十大工匠”“威海市有突出贡献技师”等荣誉。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