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8年04月04日 星期三

看起来很美,拍起来很贵

——消费升级下的影楼群像

本报记者 彭文卓
《工人日报》(2018年04月04日 06版)

想要相片效果好,修图和排版是不可缺少的一步,尤其是一些对照片有特殊要求的顾客,更是看重修图这个环节,一些商家却借此加价敛财。东方IC 供图

眼下,与春天一起来临的,是各式影楼红火的生意: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无论是证件照、婚纱照还是孩子的成长照,都已被纳入家庭的刚性消费范畴。

当拍照已经“不可以随便对待”,获取一张专业拍摄的照片也不再是几十元就可以搞定的事情。

一边是海量的摄影产品充斥着人们的眼球,一边是消费升级背景下水涨船高的市场价格,而高昂的价格背后,定价机制的不透明、照片质量参差不齐、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等现象也成为了当前人像摄影行业的痛点。

“看脸时代”的消费升级

在北京一家名为“小象馆”的照相馆里,前来拍摄证件照或简历照的年轻消费者络绎不绝,来这里拍摄一张“百年好合照”已经成为时下很多年轻夫妇结婚时的标配动作,服务售价是520元。如若拍摄一张证件照,根据不同风格分为199元、299元和499元,但上述类型的照片在普通照相馆里花费一般仅为30元。

然而,对于这样高昂的价格却有不少人愿意为此买单。

“小象馆”的负责人介绍说,平均每个月有4000名顾客光顾,想要在周末拍照的用户需要提前一周才能预约成功。许多在这家照相馆拍摄过的消费者都给出了类似的评价:在这里拍照能感受到拍商业大片的专业服务流程,并且可以根据自身的气质拍出你的最佳状态。

记者在北京走访多家影楼发现,品牌型影楼多处在寸土寸金的闹市区,如婚纱摄影集中在西单附近的黄金地段,儿童影楼则分布在世贸天阶等适合年轻人和儿童吃喝玩乐的场所中。

除了选址讲究以外,内景布置也颇具品质。在一家名为“韩国艺匠”的婚纱摄影店拍过照片的郑女士表示:“这家店里有十几个不同的场景,不仅内景会时常整修,还有在郊区建设的实景基地,包括大片的花海。”

在这个“看脸时代”,消费升级浪潮无疑已席卷摄影行业。

日益高涨的摄影价格也反映出旺盛的需求以及行业的快速发展现状。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像摄影行业全口径收入预计将达约3170亿元,其中儿童摄影行业所占比重估计将达26.2%,年产值预计将达620亿元。中国儿童摄影企业总数目前已达9.2万家,从业人员135万人。

如何不被影楼“忽悠”

从民国风、韩式风,再到欧洲宫廷风……28岁的陶菲菲说,婚纱照类型就像一阵风,一个时期流行一种风格,过不了几年就过时了,但她还是不能免俗地拍了一套,因为周围的朋友大都是这么拍的。

如何不被影楼“忽悠”是一件“费心费脑”的事情。“前期报价都还行,就是因为后期各种叠加服务,不知不觉最后价格就翻了几番。最便宜的套餐报价是2999元,但最后却加到了29999元。”陶菲菲的困惑说出了很多消费者的心声。

事实上,在影楼拍婚纱照遭遇隐性消费早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据了解,照片的入册数量、相册与相框种类、礼服套数、外景拍摄地等往往是消费者最容易中招的“陷阱”。

“一般是销售人员先跟你谈预算,他一般会推荐一个更高价位的套餐,并且宣称该项优惠活动具有一定的时限。”陶菲菲后来发现,实际上是影楼常年都在“做活动”,那些动辄几万的套餐甚至最终能谈到几千元成交。

到现场拍摄环节,许多消费者遭遇的情况则是,一开始谈好的套餐中规定可选5套婚纱进行拍摄,但到了拍摄当天才发现,服装区居然分了vip区和普通区,自己购买的服务套餐只能挑选普通区的婚纱款式,很多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现场加钱选择vip区的婚纱礼服。

“等后期制作一两个月,即使出自一个影楼,真正拿到婚纱照时的品质也是参差不齐。”陶菲菲说,自己有两个朋友一起展示在同一家影楼拍摄的婚纱照,竟然发现从场景到服装再到姿势,基本如出一辙。“挡上脸基本辨别不出是谁,但一个花了7000元,另一个花了30000多元。”

行业呼唤精致生产

因此,在消费升级的大潮下,消费者为各类升级体验和产品服务买单,却也为各种行业乱象买单。

不少消费者反映,为了吸引眼球,一些影楼在实际宣传中存在误导消费的现象,人像摄影行业价格水涨船高,质量却难以保障。也就说,整个行业的快速增长虽然拉动了消费升级,但也留下了一些不容忽视隐患。

“影楼成本中有三座大山,店面、营销和人力。”婚纱摄影店从业者罗立向记者介绍,除去高昂的租金和装修费费用,营销成本已经越来越高。以北京为例,争取到一个客户的成本已经达到1500元,这意味着一套5000元的婚纱照,30%的费用都已经花在影楼的营销环节。人力成本花费同样惊人,除去专业的摄影师,网络客服、礼服师、化妆师、选片师、修片师,这些业务人员的工资也要占据影楼三分之一的营业额。

“在国内拍婚纱照的热门城市三亚,大大小小的影楼和工作室加起来近千家,每天几乎都有店面倒闭,也有人不断进入这个行业,但是成本和门槛越来越高,竞争也越来越大。” 罗立说,这些压力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商务部的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现状:2016年人像摄影行业人力与租金等成本继续上涨,典型企业4项费用合计同比增长8.0%。其中,平均工资增长6.7%,税金增长6.5%,房屋租金增长12.3%,营销费用增长6.5%。

“这个行业缺乏科学的定价体系,定价机制不透明。”业内人士举例,一个摄影工作室只要名气变大开价也立马提升,从以前的四小时500元涨到四小时6000元,但这个过程并没有实际的遵循标准。

中国人像摄影学会主席闫太昌对此认为,人像摄影将进入优胜劣汰的调整期和优化配置的创新期。未来行业里将淘汰一批劣质经营、违规经营、粗暴经营、投机经营的企业或个体,鼓励企业精致生产,最大限度发挥“工匠精神”,通过品质升级吸引中高端消费者。同时,要提升服务意识,强化过程管理,将客户实际需求快速反馈到服务端、产品端,以满足广大客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