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6年05月01日 星期日

“五一”,劳动的分享与传递

本报记者 兰德华 黄康 彭文卓
《工人日报》(2016年05月01日 02版)

杨顺霖

王淼

周东川

常强

黄泽军

马志凯

“五一”假期已至,但还有很多劳动者在各自岗位上忙碌。《工人日报》记者跟随一位创业者的脚步,记录下城市之中,与他发生关联的青年劳动者。

没有假期的“创客”

杨顺霖,“互联网+”的创业者

4月29日,从贵州一个辣椒生产基地赶回北京,杨顺霖又开始和代理商洽谈。“五一”来临,他说:“创业就是一种劳动,创客,没有假期。”

在网易做了7年经济新闻,杨顺霖于2015年辞职,干起了“互联网+辣椒酱”的生意。出生于湘黔交界的村庄,玻璃瓶装的辣椒酱,伴随着他一路的成长,母亲做的辣椒酱是最不能割舍的味道。耳濡目染,后来他也做得一手好酱。

不论曾经辍学在工地打工,还是后来成了网易的新闻编辑,将亲手做的辣酱分享给同事,是他的习惯。“看着工友能多下一碗饭,我开心得很。”

“辣椒酱也不只是简单的食物,应该保留不同地区自己独特的辣文化。 湖北的香辣、四川的麻辣各有风味。我们创业的项目就是通过互联网平台,推介各地民间原生态的高品质辣椒酱。”杨顺霖说,这些年的经历让他学会了一种理念:分享。而创业就是一种劳动的分享和传递——哪怕是做辣椒酱。

劳动节正处于“进行时”,而很多人没有停下工作的脚步,“创客”杨顺霖以自己的日常一天为例,诠释了不同行业劳动者协作与坚持的意义。

为老百姓淘粪不丢人

王淼,北京市东城区环卫中心十所青年班副班长

每天早上8点,杨顺霖都要去公园锻炼,早晨街道整洁干净。在陶然亭公园里,北京市东城区环卫中心十所青年班副班长王淼已经开始忙碌——“淘大粪”。很多人不理解,一个北京“土著”,为何会做这样的工作。

每天早上7点,王淼到天坛南门景泰桥下的工作站报到。7点半,队员们陆续坐上门外的淘粪车,开始出车。

工作站里贴出了“五一”值班表,王淼5月2日值班,其他时间属于应急队,“就是晚上不管几点,粪池堵了都得出来疏通。”前门、天坛、陶然亭、龙潭湖都是班组管辖的区域,“五一”景点人多,自然要加班。

淘粪车到达移动厕所,撬开井盖、放管、抽粪、收管,王淼的动作一气呵成,完事后还不忘在井盖上踩一踩,确认井盖是否盖严实了。有时粪管稍微弄脏了地面,他还耐心地找水桶接上水,把路面清扫干净,为的就是不让大家嫌弃。

而三四米长的抽粪管,光管子就有30多斤,全得王淼一个人扛上扛下。粪管经常被旧衣服、塑料壳等堵住,最严重时有100多斤。

“五一”之前,王淼也在加班,“很多居民‘五一’把车丢在胡同里出去玩了,淘粪车不好走,我们得在节前把粪井抽空,以防堵塞。”

师傅时常教育王淼,“咱们为老百姓服务,没什么丢人现眼的。如果没有我们,北京城会变成什么样呢?”

每个操作都不能有半点马虎

周东川,北京地铁13号线司机

快速准点的地铁是杨顺霖上班的首选:环保、高效。 每天,有1200万人次客流进入北京地铁,总里程超过550公里的轨道交通,已成都市的动脉。每天清晨,当人们还在梦乡之中,地铁司机已经出发。

“道路绿灯!”

“道路绿灯!”

司机周东川喊了第一道指令之后,他的副驾驶员接着确认了一遍。4月28日清晨,由他们“掌舵”的地铁13号线H420号列车缓缓启动,驶出车库。今年26岁的他,已是“老司机”,工作8年,驾驶13号线列车7年。

早晨,在位于北五环外的霍营,周东川先到调控中心登记签到,然后走到自己负责的列车,开始通电前检查列车底部的重要部件:逆变装置、制动装置、辅助熔断器……“这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保证每一趟车在出发前是安全的,将隐患扼杀在上路前,我们不敢有半点马虎。”

每到一站,完成乘客上下车操作,坐回驾驶座后,周东川都会伸出左手有力而连贯地完成一系列动作:先用食指指着标示6节车厢车门关闭状态的电子显示器,再指着监控车门外实况的视屏,最后指向地铁前进的方向。每当他做完这一套动作,他的副驾驶会再重复一遍。

“必须确认上下车后乘客、车辆本身的安全和通车路况的安全。”看似机械而简单的动作,在周东川和同事这里另有深意。当一系列标准的行为和一车生命联系起来,一种仪式感油然而生。

由于是倒班制,“五一”周东川和同事都正常上班。他早习以为常,“工作需要,我们只是尽责而已。”

每日,13号线上共有56辆列车平安、准时的驱驰其间,共有370多位地铁司机在这条线上规范、尽责地“掌舵”列车,周东川仅是他们中的一员。

刮风下雨都要准时到达

常强,网络外卖公司送餐员

对于很多在写字楼工作的人来说,上网订外卖,已是司空见惯之事。中午,杨顺霖订的快餐准时送来。作为老板的他和伙伴们坐在一起吃盒饭时,他觉得创业路上不孤单。

送餐员常强每天最常去的就是各色各样的餐饮店,可自己最常吃的却是6元的凉皮加2.5元的烧饼。

“工作时间是上午10点到晚上8点、最忙的时间是中午11点到1点、保底工资3000元。”来自河南漯河的常强告诉记者,他所在区域,原来送餐员只有100多人,现在是200多人,竞争激烈,谁也不敢休息。节假日很多单位放假,送餐单子减少,米粮油水等生活类快递却激增。

很多老旧楼房没有电梯, 经常爬楼梯,脚上容易起泡。常强就在出租屋里备着消毒水,防止脚上水泡破了感染。天气越不好时,订餐的人越多,冒着风雨也要准时送达,还要不让饭菜被打湿,毕竟,客户都是饥肠辘辘者,时间拖久了,难免有时“脾气不太好”,送餐晚了,公司也要罚款。

在常强看来,送餐员拼的不只是体力,也需要熟悉道路,确保送餐不超时。现在送餐地点和路线可以在网上查到,客户也实时关注着午饭“到哪儿了”。有一次,常强把送餐路线搞错了,客户通过地图发现他“过门未入”。“你从我这儿经过却不给我送,我要投诉你。”后来,客户的妻子出面打了圆场,“做什么都不容易”。

接过快件也是接过信任

黄泽军,快递公司业务员

下午2点,埋头整理融资计划书的杨顺霖被手机响声惊动,快递员送来了代理商寄给他的文件,业务又能拓展了。 快递在商务活动中已经越来越不可或缺,即便到了“五一”,快递小哥们也很难休息。

来自陕西的黄泽军今年30岁,干快递已两年整。每天6点15分起床,6点40分分拣、卸货,8点准时出库,风雨无阻。

“五一”,黄泽军所在公司不放假,也没有三倍工资,周围同事们也没有要出去玩的。“快件还是要有人送,和客户关系不错,都是熟人,不送会耽误别人的事。”他腼腆地说。

上午110多单,下午50多单,一单挣1.2~1.3元。他的早餐都是“走”着吃,有时候就干脆不吃。装车、发货……收工后简单扒拉几口晚饭,回到位于五路通街4号院的公司宿舍已经晚上9点了。25平方米的宿舍住着10个人,他说,回去不想说话,只想躺着。“刚开始地下室住着不习惯,后来就好了。”公司鼓励员工在外面租房,一人补贴300元,但大家还是觉得住宿舍省钱。

躺着时,黄泽军有时会想念还在山西平陆县岳母家的女儿,刚7个月大。他打算在女儿一岁时回去看看,“送一个和她一样大小的娃娃,会动会说话的那种。”说到这里他呵呵地笑了。

快件准时送达,需要熟悉片区内每一条街巷,每一座建筑。“从客户手中接过快件,就意味着接过一份信任,一份责任。”他告诉记者,如果以后“五一”能有假期,自己就想睡上一天。

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气点

马志凯,北京燃气集团高压管网分公司运营五所“青藤”班班长

下班回家,打开燃气灶,炒自己最爱吃的辣椒酱,是杨顺霖一天最放松的时刻。而这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为了保证燃气的安全供应而奔走,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气点。

马志凯是北京市燃气集团公司高压管网分公司运营五所“青藤”班第三任班长,“我们10个人,5个80后、5个90后,平均年龄26岁。” 今年29岁的他,已在燃气行业工作了5年。“五一”期间,他们要在忙碌中度过,手机必须保持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

马志凯所在的分公司,肩负着维护和保障北京西部区域的输送任务,作为重点培育的青年技术团队,“青藤”班组担负着320公里燃气管线、76座调压箱和600台过渡调压器的日常维护检修工作,是全市燃气高压管网管理范围最大、管线最长、需要检修设备最多的班组。

“燃气是高危行业,我们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特殊,一旦粗心大意,后果不堪设想。”

从夏季开始到11月15日天然气“冬供”开始,约150天的检修季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与天然气管道、调压站、调压箱为伴,白天检修、晚上还要到通气现场值守,这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有时候马志凯也会想,在管线的尽头,假日之中,千家万户厨房中的欢声笑语,付出再多,心里也是甜的。

……

夜深了,杨顺霖准备休息,而有的人正离开家门,走在上夜班的途中……他们都在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本报记者 吴凡 黄康 摄影)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