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毕业这四年……

《工人日报》(2013年12月21日 02版)

2011年3月9日,殷立在合肥人才市场找工作,当时他毕业一年,虽有了一份工作,但总觉得不满意。

2013年7月17日,殷立应聘的这个职位还有几个人竞争,而且都有工作经历。

2013年7月17日,一家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给殷立一张表格,此前他已经过了两关。

2013年7月16日,殷立从黄山回到合肥,寄居在表哥的出租屋内,身后的城市灯光他很熟悉,却与他有距离。

2013年12月18日消息,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刷新纪录;同时据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2013年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北京毕业生签约率总体不足三成,上海不足三成,广东不足五成。

2010年2月,春节刚过,笔者在人才招聘市场上采访时认识了几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手捧精心制作的简历在用人单位间来回地奔走,只是为了找到一份自己梦想中的工作。殷立是他们中的一员。

每次见到殷立,他都在找工作。第一次是2010年2月21日在合肥市体育馆的一个大型招聘会现场;第二次是2011年3月9日在合肥市阜南路人才市场;1个月前见面的这次则是他在合肥一个投资集团应聘。

合肥、南京、黄山、芜湖,毕业后的四年中,殷立辗转了4个城市,连他自己都觉得这么一直漂下去终究不行。

“首先得生存下来,这是最低标准。”殷立说。2010年4月,他在一家装饰公司开始了第一份正式工作,最初三个月的工资只有600元,试用期满后才涨到1200元。因为工资太低不能满足生存,他只在这家公司待了8个月。第二份工作是在南京一个脚手架公司,工资每月1700元,但是非常辛苦,每天早晨4点多就要起床,晚上六七点才能下班。2011年3月4日,殷立离开南京回到合肥,再次踏入招聘会却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之后,他又选择回到了南京。殷立大学时学的是土木工程,但之前的两份工作都和他的专业不对口。2012年7月,殷立在安徽黄山一家地产公司找到了第三份工作,从事的就是自己专业。2013年7月,殷立再次应聘到合肥一家投资公司,被派驻到芜湖做地产项目。

四年辗转这么多地方,殷立饱受漂泊的辛苦。对他来说,下一步最重要的是踏踏实实把工作稳定下来。吴芳 摄/CFP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