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仗剑守长空
——记南京军区某防空团搜索发射连连长方来浮
初秋,“使命行动-2013A”跨区机动演习打得如火如荼。这次演习,南京军区31集团军某防空团搜索发射连连长方来浮带领连队担负兵团主要力量的对空安全。
入伍11年,方来浮在强军路上扬鞭奋蹄,练就一身硬功, 铸就了指技合一的新型“防空卫士”。
敢为人先 , 探求 “ 驭剑之道 ”
2007年12月,从防空兵指挥学院毕业、当排长不足半年的方来浮,被选送到北京学习,成为某新型导弹武器系统的接装干部。凭着对新装备的巨大学习训练热情,接装培训结束,方来浮被评为“优秀学员”。
2008年5月,该新型导弹武器系统正式列装,团党委点名让方来浮担任发射专业教练员,他向上级立下军令状:当年形成实弹射击能力!
没大纲、没教材、没经验,距打靶时间仅有4个多月。
重重困难没有吓倒方来浮,4个月里,他没睡过一个午觉,没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从未在晚上12点前睡过觉。导弹主射手是该型武器系统操作的“核心”战位,负责跟踪、控制、发射等11项工作,关系到导弹能否打得准。
战车内有62个按钮,不少官兵对照说明书都难以全部识别。方来浮根据键盘盲打原理,合并同类项,逐个贴标签,区分成6个小组进行识记。经过数千次操作练习,方来浮不仅能蒙眼娴熟操作这些按钮,而且还指导编写训练大纲和208份教案。
2010年5月,方来浮被任命为搜索发射连连长。为熟练操作使用武器装备,他白天跟战士比着训,晚上挑灯学理论,虚心请教身边战友。
当连长4年,他坚持不懈地练指挥、强技能,全连4大类8个专业,如今除驾驶专业正在学习,其他7个专业个个精通。
创新突破 , 实现 “ 人剑合一 ”
一次指挥所演练,团营情报系统与新列装的搜索指挥车不兼容,连队接收不到团指挥所发送的情报信息。方来浮带领官兵靠手工标图等传统方式获取空情信息,全团信息装备的“第一”瞬间成了“老幺”。
5年来,他改造了简易情报指挥系统、空情接收与分发系统、一体化指挥系统等5大类信息指挥系统,将83件武器装备信息系统联为一体,提出并参与的雷达频率改进和弹炮结合项目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
冲破难关就能赢得更多战力。一次陆空对抗演习,狡猾的“敌机”突然从红方背后袭来,悄然逼近雷达盲区。光瞄员已发现目标,但发射车无法自动锁定目标。
方来浮采取自创的人工导引法,将快速游动的雷达距离波门停止在距目标信号1厘米处,运用食指点击移动波门,直至与目标重合……目标锁定,“敌机”被歼!
“战场上迟缓一秒,都会带来灭顶之灾。”为缩短暴露雷达工作频率的时间,方来浮潜心钻研操作流程,自创“左右开弓法”、“四指操作法”、“弓字扫描法”等8种“秒杀攻略”,缩短导弹射击时间3秒到8秒,创新战法训法32种,大幅提升了部队作战能力。
这些年,方来浮相继夺得军区“何祥美式爱军精武标兵”、“感动集团军十佳新闻人物”、集团军“学习雷锋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1次。
严谨求实 , 练就 “ 信息尖兵 ”
一个人打不赢一场战争,一个过硬的团队才能铸就铜墙铁壁。方来浮说:“平时不多练几手,战时就会多失手!”
翻阅方来浮的笔记本,记者看到他这样的带兵格言:练兵要狠、管兵要严、爱兵要深。
上士肖训耀是连队发射专业的教练员,跟随方来浮学习导弹射击整6年,他对记者讲述了方来浮严格组训的一串故事。
一次连队组织模拟发射训练,肖训耀娴熟的动作被自动评分系统判出98分,全连第一。方来浮却冲他发了火:“一个参数设置错误,看似只扣除2分。若打实弹,这个错误就可能导致导弹自毁。”
连队射击训练,大纲规定分划值误差范围5个密位,方来浮提高到3个密位;互校时搜索指挥车的雷达天线对准发射制导车的雷达天线,只允许有0.1度的误差,战车调平要求误差范围不超过0.3度……
“导弹都有自我修正功能,干嘛那么较真。”起初,部分战士对方来浮的苛刻不理解。方来浮说:“打导弹必须精准,差之毫厘则谬之千里。”
“我们连长说了,训练场上对战士的仁慈,就等于在战场上宽容敌人。”肖训耀说,连长的苛刻旨在提高官兵精湛武艺,让人人都成为合格的“防空卫士”,像保卫祖国领土一样守好每一片领空!
入伍11年,方来浮从导弹发射排长变成了搜索发射连连长,从一名专业“门外汉”成为“装备通”,带出了12名导弹射手,所带连队被师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连”、“基层建设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