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栽种春天的希望
——两岸青年工会干部联谊活动特写
4月14日上午11时,一群青年人的到来搅热了位于北京顺义区后沙峪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国际交流中心。扶苗、挥锹、培土,40余位年轻人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的功夫,50株代表着“希望”与“友谊”的银杏树便深深扎根在土壤中——他们是参加“2011’海峡两岸工会论坛”的两岸青年工会干部。
台湾劳动人权协会总干事王武郎一口气种下4棵树苗,鼻尖上渗出了晶莹的汗珠。年近40岁的他庆幸自己刚好抓到“青年工会干部的尾巴”。从事工会工作10余年,王武郎参加过不计其数的两岸交流活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愈发感到“年轻化的严峻挑战”:不仅工会干部队伍需要年轻化,两岸交流更需要年轻的参与者。“青年人代表着未来和新生,他们的相互认同与理解对于推动两岸交流与融合至关重要。”
“小树寓意着传递、成长和生命力,必须努力经营才能收获果实。正如两岸工会间的友谊,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深植青年人的心中。”第一次参加海峡两岸工会论坛的林明道感慨颇多,他说,今天才真正体味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真谛。
“两岸青年人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生力军,而两岸工会的友谊持久,也需要青年传承下去。”中国职工交流中心秘书长章国贤对此深深认同。他说,此次海峡两岸工会论坛期间举行以“绿色工作、绿色生活——关爱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主题的两岸青年工会干部联谊活动,组织两岸青年工会干部共同植树、座谈,旨在进一步推动两岸工会和劳动界青年人的交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增进相互的认同感,实现两岸工会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生于1987年的许志坚是台湾工会代表中年龄最小的。虽然在儿时曾跟随爷爷种过田,但亲手种树还是第一次。他卖力地铲起满满一锹泥土,轻轻洒向小树,边种边祈祷:“小树小树,快些长大,明年我们再来看你。”
“两岸工会是一家,希望大家常回家看看。”大陆工会青年人们发出了盛情邀请。
据了解,海峡两岸工会论坛首次出现青年工会干部代表的身影,30%的台湾工会代表为40岁以下的青年人,其中80后为主力军,许多人还是第一次来到大陆。为此,中华全国总工会安排了丰富的交流访问活动,包括组织台湾代表前往位于北京的宋庆龄纪念馆参观“孙中山文物展”,到国家博物馆观看“复兴之路”展览,与北京现代汽车集团工会和职工交流;论坛结束后,台湾代表们还将分三路前往武汉、南京、杭州、上海等地探访辛亥革命旧址、参观企业园区等,了解中华民族历史和祖国的发展变化。
准备返程时,充满朝气的许志坚带头高歌一曲:“只要我们曾经拥有过,对你我来讲已经足够,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只愿你的追忆有个我……”一时,引得众人纷纷击掌相和。
春风温柔地抚过脸庞,两岸青年工会干部心中已经播种下了新的希望。“若干年后,今天的小树苗将长成参天大树,两岸青年的友谊也将茁壮成长,根深叶茂。”台湾电力工会理事吴有彬对未来充满美好遐想。(本报北京4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