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抵御风险新屏障
——西安市总工会开展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纪实
3月30日,西安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白兴时来到市出租汽车总公司,亲手将2.1万元互助保障理赔金,送到了该公司患病女职工范西琴的爱人郭建武手上。“这些理赔金缓解了我们家的困难,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我们的心,真的非常感谢工会。”郭建武颤抖着说。
这只是西安市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帮助职工抵御风险的生动一例。据悉,西安市总工会自1995年开展职工互助保障工作以来,已有2.8万人得到理赔,赔付金额达2875万元。
100元=2.1万元
西安市出租汽车总公司自1998年起,就积极宣传动员并组织职工参加西安市总工会的职工互助保障活动,是西安市开展该活动最早、参加互助保障项目较全的单位。该公司将参加职工互助保障活动作为一项福利,保费全部由企业支付,共为职工购买了4个项目:医疗保障、重大疾病保障、意外伤害保障和女职工特殊疾病保障。
不久前,女职工范西琴被确诊为子宫内膜癌,先后两次入院治疗,给这个普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公司工会遂向西安市总提出互助保障理赔申请。从申请到受理再到核实,效率非常高,几天就有了结果。
“范西琴的情况适用3项保障,即医疗、重大疾病和女职工特殊疾病,共计赔付21564.4元。”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西安办事处主任张志宏说。
实际上,在办理申请时,郭建武根本没想到能拿到这么多理赔金。因为细算起来,每位职工名下缴纳的保费是很低的:医疗每年60元,大病每3年66元,女职工特殊疾病每两年36元,3项合计162元;如果平均到每年,实际上保费只有100元。“100元的保费换来2.1万元的赔偿,这不仅解决了我们经济上的问题,在精神上也是很大的支撑。”郭建武说。
维护职工权益的“硬手段”
参加职工保障互助活动以来,西安市出租汽车总公司的领导和职工们深深体会到了由此带来的好处。公司总经理宁力新说:“这一活动在关键时候能起到雪中送炭、雨中送伞的作用,是‘五险一金’之外更优惠的保障。”
目前,该公司参加职工医疗保障计划的职工达669人,参加职工重大疾病保障的673人,参加职工意外伤害保障计划的615人,参加女职工特殊疾病计划的73人。近年来,西安市总共为该公司职工理赔327人次,理赔金额达34.4万元。
在白兴时看来,职工互助保障活动依托工会组织健全的网络,用低廉的保费、较高的保障、简便高效的赔付,在国家法定社会保障之外,为广大职工又构筑了一道抵御天灾人祸的新屏障。“互助保障提高了职工抵御风险的能力,已成为工会工作的一个品牌和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举措。”
西安市总自1995年开展职工互助保障工作以来,先后开办了一系列保障活动。与其它的保险、保障不同,职工互助保障不以赢利为目的,依托工会组织开展工作使运营成本很低,这是保费低廉的原因所在。另外,在参加形式上也很灵活,单位缴费、个人缴费或者是单位与个人分担,都没有硬性规定。17年来,全市参加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的职工已累计达到143万人,共有2.8万人得到理赔,赔付金额达2875万元。
期待更多职工参加
实际上,直到公司帮助范西琴申请理赔,她和她爱人还不十分清楚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正是目前职工互助保障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
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在本质上与社会保障、保险是一个道理,即参加的人越多,互助互济的平台越大,则保障互助的能力越强。但由于一些职工、单位对其了解不够或者保险观念淡薄,这个平台的作用自然难以充分展现。“职工互助保障活动是党中央、国务院鼓励、支持工会组织开展的一项工作,西安市有250多万名职工,其中工会会员就有140万人,因此职工互助保障工作的空间还很大。”白兴时说。
据业内人士分析,职工参加人数不够大的原因与宣传不够有关。职工互助保障活动一个突出特点是保费低廉,而保费低的直接原因是运营成本低,但这也是把“双刃剑”,必然制约了宣传投入。这使职工对这项活动了解的程度有限,因此参加的主动性不强;在企业方面,决策层会觉得社保已经占了很大一块,再参加职工互助保障活动,会加大成本。
对此,西安市总表示,今后将加大宣传力度。“如果让职工、企业充分了解到保费原来可以这么低、作用原来可以这么大,我相信,大家没有理由不积极参加。”张志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