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荐理由
山东省总工会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立“目标—执行—评价—应用”的全链条管理体系,将绩效理念深度嵌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各环节,推动实现业财融合。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内容。
一是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制定《山东省总工会贯彻落实〈工会预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明确强调县级以上工会和具备条件的基层工会应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定《山东省总工会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办法(试行)》,明确规定预算绩效评价的指标、方法及标准;制定《山东省工会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整体时间表、路线图,不断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开展本级预算项目库建设,制定《山东省总工会本级预算项目库管理办法》,提出了全程管理、分工负责,提前储备、常态开放,动态管理、绩效导向,规范填报、严格审核的预算项目库管理要求,实现了预算和绩效管理同步加强、同步改进、同步提升。通过系统设计,逐步构建起一套完整有效、相互衔接的制度体系,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清晰指引与可靠保障。
二是明确预算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的职责分工。针对当前存在的业务部门对绩效管理理解不到位,认为绩效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职责,相关工作配合不积极、协同不顺畅的问题,山东省总工会财务部专门召开会议,邀请省总工会业务部门负责人和有关领导参会,在会上清晰界定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的职责分工,要求按照“业务有经费支撑,经费围绕业务安排”的思路不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通过会议明确了在绩效管理中,业务部门的职责是提供真实、准确的业务信息,科学谋划工作,合理安排资金,认真做好项目预算编制、绩效目标设定、支出进度控制及绩效自评等工作;财务部门的职责是发挥专业优势,科学编制年度预(决)算,合理调度收支进度,组织开展绩效管理并加强监督检查。
三是优化管理流程。在预算编制环节,项目库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同步推进,业务部门按程序提报入库申请、绩效目标和项目预算,财务部门按规定严格审核,确保项目立项有依据、目标要科学、规模更精准,进一步提高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预算执行环节,创新实施预算支出集中上会机制,对于符合上会条件的预算项目资金,由业务部门起草上会材料并按规定征求意见,交由财务部门按季度汇总定期集中上报党组会,经研究批准同意后执行,同时加强对预算执行的调度,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支出,进一步提高了预算执行的效率性和严肃性。在绩效评价环节,创新完善整改督导,在将业务部门自评与财务部门重点评价有效结合,不断提高绩效评价质量的基础上,出具建议书,明确要求被评价单位报告后续整改情况,确保绩效评价问题得到有效治理,进一步提高了资金使用的规范和效益。
四是强化财务监督检查。把预算绩效管理列入财务监督重要内容,严格督导全省各县级以上工会按要求全面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并通过统计、调研、会议等多种形式调度工作情况,加强推进力度,确保如期实现。创新绩效管理监督方法,对被监督单位同一项目近三年的绩效评价报告进行纵向比对分析,找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促进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二)工作成效。
一是截至2024年底,全省县级以上工会全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具备条件的基层工会开始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基本建成。
二是构建了健全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预算和绩效同时报送、同步监管,将预算和绩效管理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了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确保工作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益双提升。
三是预算编制更加精准,执行率逐年提升,连续多年稳定在90%以上。
四是经费使用更加有效,确保全总重大决策部署和省总重要工作安排有效落实,有力保障了各项业务工作顺利开展。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