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运城市接力迎百年·上海篇:回望,亦是向前

来源:全国总工会微信公众号
2025-04-11 11:40

2025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

成立100周年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100年来

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今天起

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

全国总工会政务新媒体

工人日报社

联合各地工会新媒体

推出

“工运城市接力迎百年”

线上宣传展示活动

让我们追寻百年红色足迹

共赴一场

属于劳动者的城市漫步

QQ截图20250414093503

上海,这座人民之城

既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

以及中国工人运动的发祥地

在这里

波澜壮阔的中国工运史

写下了光辉的起笔

……

上海市静安区

成都北路893弄

繁忙的南北高架下方

一排两层的石库门小楼

静立在路旁

青瓦房顶、修旧如旧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

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构——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正是诞生于这里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20天后的8月11日,根据中共“一大”决议,党在上海建立了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个名字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起的,“劳动组合”即工会之意,“书记部”即秘书处的意思。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选址充满了智慧。当时的成都北路新闸路,正是位于五大工业区居中位置,是全上海缫丝厂分布最密集的地方,而缫丝厂也是当时上海工人数量最多的支柱产业。该地门前还有轨电车站,可以方便地到达全市各大工业区,便于指导发动市内各处工人运动。在这里办公,能最快最近走入工人中去,听到最真实的声音,扎实开展工作。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为了扩大宣传和联络,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于1921年8月20日出版机关刊物《劳动周刊》,成为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刊物,被当时的工人们称为一盏指路明灯。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后,相继在北京、长沙、武汉、广州、济南等地设立了分部机构,将工人运动的火种播向全国各地。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历史高潮。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

2019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经过精心修缮重新开馆,向人们展示跨越百年的崭新姿态。

全馆展区由“序厅”、“光荣起点”、“峥嵘岁月”、“风起云涌”、“奋斗圆梦”五个展区组成。整个展览通过丰富的史料,珍贵的历史影像,动态油画、连环画长卷等艺术创作,场景还原和现代化虚拟技术,生动地展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上海走向全国,向工人们宣传马列主义、帮助工人组织产业工会、领导和支援工人运动的峥嵘岁月。

走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旧址陈列馆

沿着苏州河

向东北方向步行

2公里左右

就能看到一座

红砖外墙的二层小楼

这里便是

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

1920年秋,共产党人李启汉在小沙渡槟榔路锦绣里(今安远路)62弄178—190号(已拆)创办工人学校,工人分早晚两班上课,故称“半日学校”,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工人学校。

沪西工人半日学校

2021年6月,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的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开馆。陈列馆面积406平方米,主要分为“火红序幕”“峥嵘起步”“荣耀征途”“火种绵延”四个展区,除文字、影像资料外,还设置了起义用的刀剑、来往信件、日记等实物展陈;同时,以史料为依据,进行了工作居住、教室场景复原,力求最真实地呈现中国共产党在沪西小沙渡办学的历史,追寻中国共产党员与工运先烈在小沙渡英勇斗争的足迹。

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

走进这座二层小楼,眼前的黑板、长凳、留声机、办公室等复原场景,让百年前沪西各行业工人们在课堂里学习“天”字的场景再次重现——李启汉对“工人”二字作出了新的解释:“工人两字摞起来,是一个天字,所以工人就是天。”

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后,沪西工人半日学校改名为“上海第一工人补习学校”。1924年9月,在此基础上创办了沪西工友俱乐部,有工人识字班、文化补习班、演讲会,等等。

沪西工友俱乐部

前来听课的工人中有不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工人运动的骨干。曾在上海日商内外棉九厂、七厂当过工人的顾正红就是其中一位。

从沪西工人半日学校

史料陈列馆所在的

西苏州路1037号出发

继续向东步行约800米

就来到了

位于澳门路300号的

顾正红纪念馆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内外棉七厂的枪声撕裂了沉默。22岁的工人领袖顾正红因组织罢工抗议日本监工暴行,身中多弹倒在血泊中。这位共产党员临终前仍高呼“工友们,大家团结起来,斗争到底”。

顾正红

顾正红以他年轻宝贵的生命,点燃了上海工人的反帝怒火,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之心,掀起了震惊中外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为了纪念顾正红烈士,顾正红纪念馆于2008年5月30日建成开放,并于2021年7月1日完成改造并重新对外开放。

顾正红纪念馆大型浮雕

全馆由纪念广场、馆内陈列、顾正红烈士殉难处三部分组成。纪念广场左侧树立着1959年由上海油画雕塑院设计制作建造的顾正红塑像,右侧墙上镶嵌一幅纪念五卅运动的大型浮雕。

馆内陈列分上下两层,全景式展现了顾正红烈士生平事迹和五卅运动这一重大事件。馆后方原顾正红烈士牺牲地树立着一块纪念碑,上有1959年时任中共华东局书记魏文伯题写的“顾正红烈士殉难处”八个大字。

午后的宝山路宝通路口静悄悄

鳞次栉比的旧里中

一幢修缮一新的

三层小楼格外引人瞩目

这便是五卅运动初期

上海总工会遗址展陈地所在——

宝山里2号

1925年5月31日,上海总工会在“五卅”风暴中诞生;6月1日,在宝山路宝山里2号挂牌办公。在五卅运动中,上海总工会发挥了核心领导作用,组织上海“三罢”斗争,工人成为反帝爱国运动的主力,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五卅运动后,上海总工会迅速发展壮大,据1925年8月上海总工会组织科统计,到当年7月28日止,上海总工会所属的工会有117个,会员近22万人。

宝山里

作为风起云涌岁月的见证者,宝山里2号的保护修缮备受关注。如今,上海宝山路宝通路口处,一幢修缮一新的三层小楼拔地而起。灰色墙体、深红瓦片,复原的木门窗透露着古朴韵味,“宝山里2号”门头修旧如旧……据悉,静安区将在此打造一处工会服务阵地,融合多元服务功能。

顾正红纪念馆

上海机器工会

沪西工人半日学校纪念馆

上海总工会旧址

湖州会馆

……

近年来

上海多处红色工运遗址历史

被重新挖掘

并对原址进行修缮改造

湖州会馆

上海机器工会成立大会旧址

上海机器工会纪念雕塑

202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门前安放了新雕塑,题为《追随与奋斗》——由紫铜与黄铜锻造而成。紫铜具象地描摹出一位身着长衫的人,站在最前列,黄铜则抽象地展现出更多人汇聚在一起的画面,寓意为党领导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凝聚起工人阶级的澎湃力量,展开革命运动。

这是只属于劳动组合书记部的作品。在起点处向世人宣告:中国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是工会始终践行的初心和使命。

初心如磐

信仰如炬

回望

亦是向前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中工网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