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代表委员心声】
原标题:鼓励更多年轻人走进车间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曹玥
【声音】“需要提高全社会对产业工人的认可度,让技能人才更有奔头。”
扎根航天制造一线20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主任工艺师刘争委员亲历了我国航天制造业从“追赶”到“并跑”的艰辛历程,深知产业工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今年全国两会,刘争委员继续关注制造业,尤其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他在调研中发现,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要向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方向转型,而输送“顶梁柱”式技术技能人才,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鼓励更多年轻人走进车间、在生产一线上创新创造,需要提高全社会对产业工人的认可度,让技能人才更有奔头。”他建议。
“一方面要强化激励机制,完善产业工人技能评价体系,让技高者多得,把技能价值转化为实际回报和精神鼓励,让高技能人才有更多获得感。另一方面要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协同育人生态,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刘争委员认为,要普及高中教育,通过通识教育、劳动教育,为学生打牢知识基础、培养科学素养,并明确自己的兴趣点。
此外,刘争委员建议,职业教育也要与高等教育融通发展,允许学生自主选修知识、技能类课程,自主申报学位、技能等级认定,让学生无论选择哪一个发展方向,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中工网北京3月8日电)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