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贵州黔东南州工会:以心暖“新”传递爱心

来源:中工网
2025-02-07 10:09

为更好实现城市与新就业群体之间的“双向奔赴”,近年来,贵州黔东南州总工会会同有关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对新就业群体加大权益保障力度,持续升级服务体系,在细节中体现工会“娘家人”对新就业群体需求的精准把握与回应,展现了城市温度和治理精度。

以心暖“新”,温暖真心

“妈,你们不要担心我,虽然这几天很冷了,但是有工会送我们的外衣穿上很暖和,还送我们大米和食用油,暖和又暖心!”奔走在黔东南州凯里市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吴东森下班后开着微信视频跟家人聊天。

自11月29日黔东南州总工会启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殊职工群体温暖服务季”活动以来,各级工会把温暖与关爱送到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以及一线职工、司机群体的身边。在黔东南州凯里市,市总工会联合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主题为“暖‘新’服务、健康守护”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健康体检活动,为200多名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开展了体检。在黔东南州锦屏县,县总工会联合交通运输局、美团外卖配送公司为奋战在一线的货车司机和外卖配送小哥送去大米、食用油和慰问金。通过各级工会在这寒冷的冬日送上的实在“问候”,切实增加了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关爱新就业群体的良好氛围。

不仅是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生活保障,还要让他们立得住脚、安得下心、圆得了梦。黔东南州总工会通过采取完善服务设施、协调优化政策环境、联系社会支持等多举措创新打法,持续推进新就业形态领域建会入会,新建工会组织263个、新增快递员、送餐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会员8000余人。全面推动会员扫码入会工作,全州实名制会员达到46万人。先后推动组建交通货运、快递、网约车行业工会,建设“司机之家”“快递小哥之家”“工会暖心之家”等,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免费充电、学习交流、车辆维修、午餐补贴等一站式综合暖心服务。聚焦新就业形态民主协商,以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为平台,积极推动圆通、申通等平台企业建立民主协商机制。在凯里市试点推行新就业形态“1+9+N”模式服务获得全国优秀案例,通过专班化运作、体系化推进、联动化推进,发动各方面力量参与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

交换真心,传递爱心

“我现在送快递,看到路上哪里有交通隐患障碍物我都会主动清理,量多我就喊我的兄弟伙们来帮忙,他们都很乐意。路清理出来了大家都好走、都安全。”顺丰快递员雷江云说。一年间,他随时随地的“举手之劳”,多次主动清理路面障碍物排除交通隐患、拾金不昧、调解矛盾、助老扶弱等30余次。

“平时我都在凯里八小附近送外卖,放学期间我没有单的时候,我和我的几位送外卖的小伙伴都会为孩子们开展秩序维护、文明引导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向孩子们传递奉献精神。”美团外卖小哥张小东说。张小东不仅义务参与护学,可以说还是一名义务“食安骑手”监督员,让离外卖最近的人监督外卖,不仅是发挥“新”力量的有效方式,更是增添了外卖小哥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以心暖“新”,让更多新就业群体立得住脚、安得下心、圆得了梦。以真心换真心,则让“我有责任”这样朴素而可贵的态度熠熠生辉。在黔东南州,新就业群体的多重身份正在被解锁,越来越多的新就业群体从“双向奔赴”走向“双向融入”,以“新”力量强基层之“治”。

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吴光福表示,新就业形态“业广而民众”,关爱新就业群体要以心暖“新”,全州工会系统将用心用情开展更多保障服务,做细做实每一项关怀举措,为新就业群体打造工作与生活的温暖“港湾”,让他们为城市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劳动时报 杨振强 劳动时报全媒体记者 曾万锦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