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六届教博会“家教门风与人格养成”主题论坛举办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俊宇
家教门风不仅代表着中国传统的“家文化”基因,也是一个地区文化身份的历史共识。为弘扬教育精神、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11月18日,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家教门风与人格养成——核心素养与协同育人”主题论坛举办。
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主办。来自京珠两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家教门风、家校协同机制与核心素养及人格养成之间的关系与独特作用,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健全“校—家—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推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文化相协调建言献策。
本次论坛设“主旨发言”“主题演讲”“圆桌会议”三个环节。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于丹教授在本次论坛上进行了题为《家教门风与人格养成——家校协同机制》的主旨发言。
于丹教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使人成为人而不是某种人,家校共育的共识是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她结合当下社会热点问题,强调了“家校共育、成人成长”的重要性,并围绕“构建动态平衡的家校关系;巩固共享理解的互为机制;强化媒介素养的家校共识;发挥研究平台指导家校共育”提出了四项建议。最后,于丹教授呼吁广大教育从业者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接续路径,从家教家风中塑造社会秩序规范,从家校互动中优化科学教育场景。
此次论坛主题演讲的核心论题为“核心素养与协同育人的困惑与挑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林丹华教授发表了《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与人格养成》的主题演讲。中华志愿者协会副会长,资深女性文化与媒体传播策划人张小媛副会长做了《校家社共育,重在落实》的主题发言。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田丽丽教授以《亲子关系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为发言题目,呼吁“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童年”。
本次论坛中的圆桌会议环节由于丹教授主持,与会嘉宾们就“核心素养与协同育人的解决之道”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讨论。与会嘉宾学者包括林丹华教授、张小媛副会长、田丽丽教授以及珠海市九洲中学党总支书记、珠海市九洲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姜楠老师,珠海市香洲一小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总校长,珠海市香洲一小党总支书记张怀志老师。
此次主题论坛是为“家风家教、家国情怀”的传承、发展与活化而打造的交流盛会,既展现了家教家风作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情怀底色的当代重要性,亦娓娓道来与会者们对中国之青少年的殷切关怀与美好期冀。在推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过程中,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增加时代谏言,赋能学术灵韵。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