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事工评丨促消费,提振信心很重要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事工评丨促消费,提振信心很重要

来源:中工网
2023-01-09 11:30

工事工评

李靖

近期,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促消费列为2023年重点工作。而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着重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可见,促消费是从中央到地方2023年千头万绪的经济工作中,着力要做好的重点工作。

全力促消费有着现实原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至11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99190亿元,同比下降0.1%。数据具体反映到消费者层面,就是民众对于消费普遍抱有观望和犹豫心态,消费意愿低迷,而这种低迷与消费信心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消费信心不足一方面客观上由于此前防疫措施的原因,线下接触性消费受限的情况持续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国内、生活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导致居民在消费心理方面偏向保守。因此,在当下我国防疫政策持续优化的背景下,促消费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各种措施来化解消费心理方面的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时提纲挈领地指出,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

信心比黄金更宝贵,它是对未来确定性的正向预期。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心里踏实,有盼头。只有心里踏实了,才会放开手脚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不用瞻前顾后地去消费。

消费信心来自哪里?

从宏观层面看,就业稳、收入稳、政策稳是提振消费信心的定海神针。就业与收入密切关联,只有稳住就业,压低失业率,人人有活干,收入有保障了,民众手头才能拿出钱来消费,才敢放心消费。而政策稳则是要保证相关政策递进的稳健性和连续性,同时还要保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能落实,如此才能给民众传递确定的信心。例如自从防疫“二十条”和“新十条”政策出台后,在国家更为强力的督导之下,我们能够看到人们开始更多地走出家门,走进商场、景点去消费,这代表了民众对未来的积极预期,这份信心需要我们加倍珍惜与呵护培育。

从微观层面看,提振消费信心还需要在具体的促消费手段上下功夫。是优先培育底层消费的烟火气,还是在中高端消费层面发力,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相关促消费措施要贴合民众的实际消费需求,同时,促消费还要化繁为简,尽量降低民众的获得门槛和使用门槛。例如政府消费券的发放,之前有不少城市虽然发出去了,但不少民众却不知道具体如何领取,用的时候有不少又有满减金额限制,使用起来不是十分顺畅。这些在未来的促消费措施中还要进一步优化设计。

消费是经济增长真正的最终需求。在目前出口承压、投资后劲尚未完全显现的背景下,更需要将消费这一经济增长重要引擎马力全开,引导经济进入正反馈的良性循环。疫情三年以来,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其实积压了大量的消费需求亟待释放。供给侧提质升级、下沉消费市场加速成长,更是在等待消费修复的一个契机。因此,为消费注入信心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提振消费信心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各相关政策相互配合,如此,才能完善消费支撑体系,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稳定消费预期,让人们逐步走出“不敢消费”的阴影,释放消费潜力,激发消费活力。

责任编辑:张征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