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的二十大特刊|库尔勒赛区:搭建竞技与互鉴的舞台 - 军事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喜迎党的二十大特刊|库尔勒赛区:搭建竞技与互鉴的舞台

来源:解放军报
2022-09-29 13:34

原标题:

库尔勒赛区:搭建竞技与互鉴的舞台

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程安琪

丝路梨城——新疆库尔勒,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如今因承办国际军事比赛而蜚声中外。2022年8月13日至26日,“国际军事比赛-2022”库尔勒赛区比赛成功举办。赛场上的一次次奋力拼搏、一场场激烈角逐,在为各国观众带来精彩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让库尔勒成为中国军队与外军开展军事交流合作的重要舞台。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要走向世界、了解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着眼新时代强军伟业,亲自为国际军事合作包括中外联演联训联赛擘画蓝图。2017年7月,习主席发表视频祝贺“国际军事比赛-2017”开幕时强调,希望中国军队同有关国家军队加强交流合作,不断取得国际军事合作新成果,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新贡献。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透过库尔勒赛场渐渐散去的硝烟,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军人自信地走上国际赛场,通过与外军同台竞技、交流切磋,拓宽国际视野、感知先进理念,不断提升我军能打仗、打胜仗本领,向全世界传递着中国军队开展交流合作的真诚愿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在中国库尔勒赛区举行的“国际军事比赛-2022”“苏沃洛夫突击”项目中,我军参赛车组驶出涉水场。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张永进 摄

既要赛场夺金,更要战场制胜——

赛场终点是战场

越障高度设为战车性能峰值、涉水深度接近装备极限、靶标显示时间由固定值变为区间值……今年的库尔勒赛场,进一步向实战靠拢。在陆军办赛小组领导看来,战场是复杂的,比赛规则就不能简单;战场是残酷的,比赛条件就必须苛刻。

“最佳车组”第一、团体第一、“最佳炮长”!近期结束的“国际军事比赛-2022”,对“苏沃洛夫突击”项目参赛队员、陆军某合成旅下士刘金龙来说,意义非凡。这位00后小将是中国参赛队2号车组的炮长,第一次参加国际军事比赛的他,与战友密切配合,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像打仗一样训练,像打仗一样比赛。”刘金龙在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弹药数量有限且分秒必争的情况下,分别使用火炮、并列机枪,对9个常显、隐显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实战味很浓,对提升自己的训练水平帮助很大。

无独有偶。与刘金龙一样视赛场如战场的,还有“安全路线”项目中方参赛队指挥员、第74集团军某旅上尉于杰。第一次带队参加国际军事比赛,他就包揽了“安全路线”项目架桥班组的单项赛冠军和团体冠军。骄人成绩的背后,是于杰对于“赛场的那头是战场”的深刻感悟和体会。

这位曾经出征维和战场的勇士,在备赛期间不慎从桥面跌入壕沟。经过几周治疗,尚未痊愈的他毅然重返训练场,带领战友们加紧备赛,充分利用备战比赛的机会,让训练向实战看齐,淬炼胜战本领。“今年‘安全路线’项目比赛增加了技术上的评判标准,罚时点位由69个增至127个,这就要求我们的架桥倒车动作更加精准。”于杰说,在未来的实战化训练中,我们特别要注重每一个小细节,精准才是制胜之道。

“要把简单的动作练到极致、形成肌肉记忆,才能实现人与战车、人与枪炮、人与赛道的完美结合。”在很多参赛队员看来,和平时期没有枪林弹雨的战场,要想“练一次进一步”,硝烟弥漫的赛场无疑是绝佳的平台。未来战场瞬息万变,唯有不断挑战极限、练强本领,才能使手中武器装备真正成为战场制胜的利器。

“突击工兵班单项赛,不仅增加了多种障碍,对于工程兵专业能力的考核难度也进一步提升。”库尔勒赛区裁判委员会成员、“安全路线”项目副裁判长姬改县说,突击工兵班比赛项目的变化,不仅体现了工兵参与特种作战行动,还体现了特种爆破技术特殊使用,同时对射击技能的考核也从对5个静态目标的基础性射击升级为对50个显隐目标的战术射击。

进入新时代,实战化训练成为中国军队训练场的热词。不论是新增障碍类别设置,还是雷场环境向多样多变性升级,“赛场向实战贴得更紧”已经是一种趋势。在带着“硝烟味”的赛场上淬炼出硬功夫,就能更从容地走向未来战场。

借鉴他山之石,分享胜战绝招——

互学互鉴强本领

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往往在不断学习反思、互学互鉴中变得更强大。

10年来,全军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开门练兵”,走出去、请进来与外军开展联赛联训,在互学互鉴中提高备战打仗能力。如今,国际军事比赛已不仅仅是各参赛国军人公平竞技的赛场,更是学习借鉴各方优长、提升自身能力的平台。

“苏沃洛夫突击”项目接力赛开赛前一天,白俄罗斯参赛队员还在射击点位上仔细聆听我军中士杨浩辉重点强调一些他们不熟悉的小细节。

今年的“国际军事比赛-2022”中国库尔勒赛区比赛,除俄罗斯队外,各国参赛队均使用我方装备。为尽快让外方参赛队员熟悉装备性能,中方派出了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将装备使用和训练方法等倾囊相授。

在“苏沃洛夫突击”项目中,过涉水场是最令委内瑞拉车组头疼的,驾驶员很难做到一次性顺利越障,再加上前面比赛时的越障并不顺利,驾驶员德尔·恩里克有些急躁。

“关键点是高速入水后,凌空要快速换挡,我们先把在平地上的换挡动作练熟!”中方教练员陈筱哲指出委方队员失利的关键点在于换挡速度太慢。8月18日,第三轮单车赛开赛,经过反复分解式训练的委内瑞拉车组顺利越障,溅起数米高的水花,“飞跃”涉水场奔向下一个障碍……

从备赛到比赛结束,时间虽然不长,但在陈筱哲心中,委内瑞拉军人对于装备保养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对于比赛永不言弃、全力以赴的精神令他十分钦佩。

在伊朗参赛车组战车的操作室里,伊朗参赛队员在一些重要的部位粘贴带荧光的标记,引起负责伊朗队训练任务的中方教练员陈明炜的兴趣。经询问,陈明炜得知这些标记是为方便他们快速反应、辨认操控。

“坚持以对手为师,通过赛场比拼找出我军与外军在训练理念、武器装备、组训方法等方面的差距。借鉴外军训练的好经验、好做法,也有助于我们取长补短、学以致用。”中方参赛队领队告诉记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水平如何,不能只靠自我评价,而应纳入世界军队的战斗力参考系中进行评估。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必然是善于博采众长的军队;一名敢打必胜的军人,必然是勇于更新观念的军人。

场上激烈竞争,场下坦诚交流——

播撒友谊卫和平

场上同台竞技,你争我夺;场下坦诚交流,增进友谊。

“换车还是维修?”在备赛“苏沃洛夫突击”项目期间,委内瑞拉车组人员与我方保障人员之间发生了一次“争执”。原来,委内瑞拉车组驾驶的步战车出现炮管甩头现象,委方认为这个故障很严重。但是中方保障人员检查后,认为只需要更换一个磨损的零部件。经过分析、交涉,最终双方达成共识——先修,再看情况。很快,中方保障人员换好零件后,步战车恢复正常。

“中国军队参赛办赛,是为了学习、友谊、和平。”陆军办赛领导小组工作人员介绍,自从承办库尔勒赛区比赛以来,中方专门组建由院校专家、专业技术能手和教练员组成的培训组,对各国参赛队员进行理论指导和专业辅助,帮助各国参赛队员熟练掌握武器装备操作技能,受到各参赛国队员的高度肯定。

备赛、比赛期间,高强度的训练挑战着参赛官兵和装备的极限,而中方保障人员的友好和善让各国队员倍感温暖。“为了确保我们能正常训练,中方保障人员不顾高温天气,在闷热的车厢内加班加点排除故障,还经常耽误吃饭。”委内瑞拉队员何赛·里维罗感激地说。

连续5次参加赛事报道的新疆《巴音郭楞日报》记者陈剑飞说:“近些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各国参赛队员之间直接接触少了,但每场比赛开始,各国参赛队同时身处赛场时,彼此之间都会为对方加油、鼓劲儿,有时一个手势、一个微笑尽显友谊。”

在库尔勒赛区,政工外事组还开设了文化交流中心和装备展示区。文化交流中心设置有1个中国馆、3个外国馆和9个地方馆。中国馆利用数字视窗和全息投影等方式,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建设成就、中国军队在新时代开展国际军事合作取得的成果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贡献。“坚持开放包容的姿态、热情热忱的态度、周到细致的服务,这是我们对世界的承诺。”陆军办赛小组领导告诉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军队正以越来越开放、自信和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通过参赛办赛,在互学互鉴中架起各国军队间友谊的桥梁,将进一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播撒和平的种子。库尔勒的硝烟已渐渐散去,但赛场归来的官兵们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们将继续跑出新时代奋斗强军的加速度,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赛场逐梦为强军

解放军报记者 程安琪 特约通讯员 郭子涵

“国际赛场是开门练兵、互学共鉴,提升实战本领的开放舞台。”走下“国际军事比赛-2022”“安全路线”项目领奖台,中国参赛队队员、第74集团军某旅战士李恋感触良多。

2016年,李恋第一次走出国门。在那场中外侦察兵联演联训中,所有参赛队员只携带一把匕首,历时7天7夜穿插于方圆上百公里的陌生地域,不仅要比拼实战本领,还要比试野外生存能力。这样的经历让李恋明白,战场没有标准配置,在后勤保障不足的情况下依然要时刻保持战斗力。

两年后,李恋主动请缨赴俄罗斯参加“国际军事比赛-2018”“安全环境”项目。抵达赛场第一天,目之所及是俄军依山地、河流、浅滩等地形地貌设置的赛道和在茂密白桦林间设置的靶场等,这些紧贴实战的细节给他带来很大触动。

赛场之变催生思维之变。“之前片面地认为工兵只是保障梯队,置身赛场才深刻体会到,战场上任何一个要素都要具备战斗属性。”回国之后,李恋和战友们及时补学“实战课”,反复训练摸索。

“与外军切磋本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战斗力参考系,让我的练兵视野更加开阔。”时隔4年,再次站在国际军事比赛的赛场,李恋信心满满,也期待满满。备赛期间,他和队友们争分夺秒、苦练精训,总结新型探雷器操作要领,创新扫雷方法,练就了“听声辨位”的本领。当中国参赛队势如破竹率先冲向终点时,李恋如愿尝到了胜利的滋味。

“今年的国际军事比赛,各类障碍设置数量增多,火力打击目标难度增大,规则、场地、流程紧贴实战,比赛项目的‘含战量’更足。”站在8米高的模拟直升机索降平台上,整个赛场尽收眼底。回顾国际比武经历,李恋告诉记者,“赛场逐年向实战升级,倒逼参赛队员实战能力不断升级”。

铁甲突击谋胜战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田磊

8月下旬的莫斯科阿拉比诺靶场,硝烟四起,一场“速度与激情”正在上演。

只见一辆蓝色涂装的96B坦克在各个越障路段迅速穿行,攀土岭、越壕沟……直冲涉水场,入水的一刹那,挡位切换完毕,迅疾携风雷之势冲过终点。

正在进行的是“国际军事比赛-2022”“坦克两项”接力赛决赛,中国参赛队336车组压轴出场。

最终,中国参赛队获得“坦克两项”总评第二名。当车长潘月和炮长黄明锋打开舱门,展开鲜艳的五星红旗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

鲜有人知道,这个用默契配合和精彩表现亮相阿拉比诺靶场的车组,赛前一个多月才正式组建。

车长潘月原是步兵专业,为建功赛场从零学起;炮长黄明锋刻苦钻研,练就了发发命中的肌肉记忆;驾驶员曹来群则刚刚从教练员转换为参赛队员。尽管凭着过硬的本领成功入选中国参赛队,但从国内备赛到出国参赛,他们还是历经重重考验。

首次合练,他们信心满满地上了坦克,却被现实无情“打脸”——三人沟通不畅,造成协同困难;射击用时较长,依靠驾驶员设法“找补”……

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每天训练结束后都要进行复盘检讨。一个月后,他们单车赛时间和火炮射击时间都明显缩短。

8月14日,他们迎来了自己的首场比赛,也是中国参赛队“坦克两项”项目的首场比赛。尽管主办方临时调整中国参赛队显靶时间,导致在并列机枪射击时显靶时间不足,但车组三人怀着胜战的渴望,沉着应对,顺利完赛。

参赛归来,336车组在潘月的带领下,梳理参赛经验,总结制胜招法。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的消息传来,他们表示,一定要牢记使命,将赛场经验转化为打赢招法,以更加过硬的本领、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责任编辑:刘川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