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行时】师带徒带出新天地 - 工会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云南电网深化“产改”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行时】师带徒带出新天地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2-02-09 07:15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行时】

  原标题:云南电网深化“产改”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引题)

  师带徒带出新天地(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赵黎浩

  面对高技能人才数量较低、层次结构不合理、专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合理的情况,云南电网公司决心抓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契机,以激发产业工人队伍活力、提高效率效能为目标,推动公司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让高技能人才发挥高端引领和攻坚克难的作用,在组织文化上激发技能人员内生动力。

  “我们从劳模先进师徒结对方面下功夫,基层公司员工入职后就有师傅带,已经形成了传统。”云南电网人力资源部主任方俊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师傅带着徒弟参加劳动技能竞赛,以劳模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吸纳职工投入到创新发明中,同时搭建精神文化平台、构建快乐之家,激发各业务领域职工创新干事热情。

  “魔鬼式”训练

  停电了,连续训练了一个月的学员们以为可以放松了,结果考试的哨子准时响起,教室课桌上摆放了一根蜡烛,刘洪搏为学员们准备了“烛餐晚宴”——一份试卷。

  刘洪搏是昆明盘龙供电局业扩变更员,从技术员到高级工程师、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从预备专家到省级专家,刘洪搏一路过关斩将。“考试很难,取得考试的资格同样不简单,要看前3年的工作业绩、创新成效、带徒效果等。”刘洪搏说。

  在刘洪搏挑选徒弟组成团队进军更高级别的比赛时,昆明供电服务中心计量运维二班班长杨仕军抓住机会成功拜师。

  “魔鬼式”训练开始了。刘洪搏列出学习计划:上午看书学习,有问题立马解决,下午实操训练,晚上进行300题的考评抽查。凌晨等学员休息后,刘洪搏还要批改卷子,归纳总结当天学员的学习效果。

  杨仕军和师傅刘洪搏一起在赛场上驰骋,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业绩,晋升为三级技能专家,成了别人的师傅。

  刘洪搏介绍,参加团队训练的职工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企业从一线竞赛中发现了人才,通过重点培养慢慢提拔,形成了人才队伍阶梯。

  围绕生产所需、职工所缺,云南电网公司构建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比武竞赛“三位一体”竞赛机制,做到“一赛一评估,一赛一提升”,把“大众赛”与“精英赛”有机结合,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培、全员提升”的目的,技能专家由2015年的122人增加到2020年的2054人。

  工作室的合作

  “攻坚、克难、继承、培养”8个字在李辉劳模创新工作室格外醒目。工作室从起初的10人到现在的54人,汇聚了各岗位的精兵强将,昆明供电局继电保护工程师张春刚便是其中之一。

  “变电站检修维护、自动化控制等工作,不仅要技术过硬,理论知识也得扎实。徒弟有知识有技术,师傅现场指导实际操作,师徒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李辉说,工作室为职工创新项目提供平台,有经费支撑技术转化成果的试错成本。

  在师徒的努力和集思广益下,工作室研发出了智能矢量测量分析仪,从设计电路板到芯片选择再到软件编制,包括电阻、电容等小零件都由团队独立完成,超越了国内生产厂家的旗舰产品。

  张春刚在工作室感受到了创新的氛围,他告诉记者,志趣相投的人组成团队进行头脑风暴攻克难题,互相解惑,别人有了成果后,自己也会琢磨一些新的想法,形成了良性竞争。

  李辉告诉记者,以前有句老话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现在随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深化,一线特别需要人才,自己把毕生所学毫无保留传授给徒弟,在相互学习过程中,徒弟变强了也会促进师傅变强。

  为了让职工的创新想法有更多的实现渠道,云南电网公司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引导职工立足生产一线难题,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传帮带活动,近3年共投入资金4500万元,完成职工创新成果979个,职创成果不仅在数量上出现“井喷式”增长,质量上也大幅提升。

  “差一秒都不行”

  在“奋斗百年路 争当排头兵”演讲比赛上,昆明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员王英子和师傅方倩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草根班组逆袭的故事。

  师徒俩利用休息时间在楼道上练习、到家中练习。“我们的演讲有视频配合,3个场景连贯递进,对我们的语速要求很高,要和视频画面紧紧贴合,差一秒都不行。”方倩说。

  “差一秒都不行”也是方倩在工作中的要求,作为调度控制中心调度员,方倩需要对线路故障协调处理,从点到面全盘考虑,精准下达指令,避免下错指令。这不仅要对专业知识了如指掌,还要保持严谨的工作纪律。

  作为班组工会小组长,王英子热衷于参加文化宣传活动,而方倩也打心底里支持她发挥兴趣爱好和特长服务大家,“专注于业务之外也希望徒弟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做一个快乐的人。”方倩说。

  云南电网公司多维度、多渠道构建职工精神文化载体,注重推动南网文化落地,打造“知信行扬、四度可见”特色文化品牌,在南方电网系统率先创造性开展职工文化工作室建设,培育文艺骨干400多人,创作优秀成果100多个,带动职工文化焕发蓬勃生机。

  劳模带出劳模

  云南电网公司鼓励劳模先进与新员开展师徒结对等传帮带活动,31名劳模成为企业内训师,一大批一线职工快速成长成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广大职工的价值风向标。

  昆明供电局变电修试所设备检测班电气试验工代正元的工作和体检医生相似,不过他的诊断对象是高压设备,“现在材料、技术的发展很快,不仅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还要会多种检测手段。”代正元说。

  代正元一直在基层做技术工,在拿到高级技师证书后,赶上公司推进“产改”的机遇,技术过硬的他被委以重任——培养人才。代正元把徒弟董伟“扔”进一线工作中,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在师傅的指导下,董伟越来越得心应手,每次检测完设备后会整理整个过程,和师傅交流经验,并将其写成论文。

  “产改”初期,代正元带着董伟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通过创新项目,把有想法的年轻人带进项目组进行全过程培养、系统性学习方法原理,把思路转化为成果,提高成果产出能力,随着越来越多技术难关被攻克,相应的待遇、收入也越来越高,其他工人也纷纷投入到职工科创中。

  如今,董伟和师傅一样成了南网工匠、南网劳模。

责任编辑:李方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