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周良道:就愿意围着大飞机转(图)
//www.workercn.cn2015-10-26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之前的东西都在纸上,现在成了现实,就感觉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结构、强度、材料,这些术语对应的其实是安全、可靠和耐久。

  “我管的就是这些东西:保证飞机安全可靠,在未来具有竞争力。”周良道说,但难就难在这里。竞争力是航空公司愿意买、乘客愿意坐,体现到技术指标上,对结构设计、材料制造等来讲,首先要安全,但这还不够,还要好维护、制造成本低。“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创新,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

  飞机的静力试验是飞机适航取证必须翻越的一座大山,翼身组合体项目则是在C919飞机全机静力试验前最关键的大部件试验,对确保C919大型客机的研制工作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C919大型客机翼身组合体是全尺寸大部段,在国内民机设计中尚属首次。C919大型客机各项设计技术指标都要求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设计难点之一为翼身对接区域结构,这个结构非常复杂,对参研团队是巨大的挑战。周良道带领参研团队,克服翼身组合体试验件与产品试验件生产任务高度并行的挑战,如期实现了项目的一个又一个节点。在实现目标确保节点的同时, C919飞机翼身组合体大部段在核心制造技术上实现了多项突破:首次在国产机型上采用激光成型件加工中央翼缘条,首次采用铝锂合金材料加工机身蒙皮,首次采用20毫米超厚机翼蒙皮数控喷丸成形技术……

  周良道很少拍照。当天晚上,在车间里,C919的机翼跟机身进行对接。庞大的机身先吊起来,然后两个机翼再插上去。那一刻,连设计这架飞机的周良道都感叹“这么漂亮的东西!”他一口气拍了好多照片。

  “之前的东西都在纸上,现在成了现实,就感觉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周良道说,C919大飞机的每一个成就都有大家的心血和汗水,每一个成就都让自己感到欣喜。

  我们走出去就说自己是大飞机人,感觉很自豪

  现代民用飞机产业,市场上竞争的是飞机、是服务,背后比拼的则是一整套产业体系。这套体系包含设计规范、技术标准,包含材料、工艺,也包含人才、经验等。我国新时期民用飞机产业发展之所以艰难,根本上就在于体系的缺乏和薄弱。

  无论ARJ21—700飞机项目还是C919大型客机项目研制,都受制于此。反过来看,这又为完善现代民用飞机产业体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要实现这一历史性的转化,需要项目参与者具有高度的“历史自觉”——周良道和他的团队就具有这样一种强烈的“历史自觉”。

  在C919大型客机结构设计中,周良道带领团队边研制边摸索,倾注心血形成了11份结构及强度专业顶层文件、16项基础标准、28份标准化顶层管理和控制文件以及设计数据库1套。这些技术文件的建立,既为C919的研制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我国喷气客机结构强度专业的快速提升夯实了基础。

  “我们设计飞机,不仅仅着眼于C919。C919建立起这样的规范后,以后大家在飞机设计上都能用上。”周良道说,这其实也是对团队培养的一个好方法。“每个人都来写规范,等于是走一步、留一个脚印,固化下来后不断完善技术体系的同时,团队体系也起来了。”

  在团队中,周良道称得上是良师益友。年轻人喜欢称呼他“道总”“周包头”。他鼓励年轻人抢担子、挑担子,几年间结构、强度、标材等专业的一大批青年骨干成长起来,整个大团队也由2008年组建时的不到300人壮大为目前的600多人,成为ARJ21—700飞机和C919大型客机研制的主力军。

  “我们走出去就说自己是大飞机人,感觉很自豪。”不过,周良道对孩子有点愧疚,因为工作太忙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太少。“现在的工作状态,有点放弃生活。总是一直以为‘过两个月’就好了,但两个月后还是这样。希望通过我们这一代的努力,让这种状态未来不再成为常态。”(余建斌)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