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邱建平:检察视听技术的“活化石”(图)
//www.workercn.cn2014-11-17来源: 检察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三维动画帮助公诉人展示证据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邱建平意识到这为视听技术新发展带来了机遇,于是他结合上海检察工作实际,努力将视听技术从服务型向办案型转变。邱建平把此称为检察视听技术的拓展阶段。

  2008年7月1日,犯罪嫌疑人杨某携带作案工具至闸北区政法办公大楼,实施故意杀人犯罪行为,致6名公安民警死亡,3名民警和1名保安员受伤。案件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影响,一时社会对案件司法进程给予广泛关注。为回应社会关注,做好案件在检察环节的审查起诉和出庭公诉工作,邱建平组织检察视听技术人员根据现场监控视频资料进行侦查实验,利用自行开发的多媒体出庭示证系统,制作了生动形象的三维动画视频等,模拟还原杨某作案现场和过程,辅助展示指控证据,在法庭上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监控技术从数字化过渡到高清,结合贯彻最高检关于《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试行)》和《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技术规范(试行)》,邱建平带领团队积极通过对操作系统、软硬件设施等进行技术创新,使这些规定、规范落到实处;还制定了监控录制人身份制度等,为技术参与办案提供制度规范。同时,邱建平积极组织技术人员用电子数据技术对利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载体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各种证据进行收集、固定、审查和确认,将视听技术完全应用在检察办案中,目前检察视听技术参与检察办案占全市检察司法鉴定和技术协助总数的40%。

  谈到对检察视听技术的展望,邱建平充满信心,他认为面对司法改革带来的机遇以及信息科技发展,需要给检察视听技术重新定义,检察视听技术的内涵和外延不仅包括利用视听技术获取证据,还包括视听科技衍生出的电子数据、声纹、图像鉴别等,以此来挖掘、分析和判断新信息、新线索,以提高检察机关司法办案的质量和效率。

  名词解释

  视听资料检验技术:主要研究视听资料的形成机理、视听资料的数据结构、视听设备的组成与原理、视听资料的采集与提取技术、分析与处理技术、识别与应用技术、检验与鉴定技术等,包括刑事摄影、视频技术、音频技术、刑事相貌技术、数字图像处理、视听资料检验、水印及信息隐藏技术、视听资料自动识别、现场勘察学等内容。(林中明 江东华)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