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苏智军:三十载医患情怀
//www.workercn.cn2014-10-23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苏智军向记者畅谈他真诚服务患者的心路历程。

    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职责。记者在闽南地区采访时,有位工会干部讲述泉州有位医务工作者为治病救人尽职尽责,在医术上锐意进取,今年5月被福建省总工会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他就是泉州市第一医院主任医师苏智军。近日,记者慕名来到泉州市第一医院采访,他向记者畅谈三十年来真诚服务患者的心路历程。

    苏智军是泉州市第一医院院长,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感染病学及肝病学学科带头人之一。在30年的医学生涯中,他坚守“救死扶伤”为己任,真诚为患者服务,加深医患情怀,从一名普通医师成长为感染病学专家。他作为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项目、卫生部、省、市科研课题20多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00多篇,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3项,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5项。他本人还先后被评选为省卫生系统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第五届省青年科技奖、省科协先进工作者、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第三届市十大杰出青年、市优秀拔尖人才等。

    记者:作为医生,你是如何履行治病救人的职责?

    苏智军:我父亲在老家南安康美卫生院当医生,农村开展合作医疗,他经常辗转在各个村诊所或背着药箱到病人家看病。我从小就耳闻目睹农村医生的工作状态。那时候,村民来找我父亲看病不需付钱。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凡是村民来看病,我父亲都认真为他们诊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土方子,那就是把冲泡过的茶叶放在一个陶瓷罐子里让它发酵,然后用它为患者治疗臭脚病,我经常帮家里做这个土方子。小时候,我也经常帮助我父亲洗洗针筒等杂事。我切身感受到农村缺医少药的困境。我父亲总是尽其所能帮助患者。从中让我体会到:“当一名医生,就要有博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基本职责,不管患者身份地位如何,医生要始终抱着一颗真诚的心治病救人。医生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不要抱着发大财的想法从医。”

    我中学毕业就报考福建医学院,当年大学老师传授的行医理念和价值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教导我们如何治好病,如何减轻患者的病痛和经济负担……这都是每个行医者必须具备的理念和价值观。1985年,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泉州市第一医院工作。先在医院小儿科工作了近一年,后来因为工作需要,医院安排我到传染病科工作。在传染病科工作了一年多时间后,派我到上海进修,参加了全国第八届传染病科医师培训班,进修了一年。我在上海进修的期间,当时上海甲肝大流行。医院动员我们这些进修人员春节期间留在上海帮忙,那一年春节我就留在上海的医院,战斗在医治甲肝患者的第一线。

    当时泉州市第一医院传染病科正处于转型阶段,发展前景不明朗,在学科中处于边缘化的境地。我进修的时候,对这个专业有点迷茫。进修回来后,我想,既然进修了传染病学专业,我就得把这个学科的工作做好。毕竟还有这方面的病人,需要有医生去为他们看病,而且这个科室是医院的传统老牌科室,在省里有一定的知名度。传染病,民间说法是“穷人病”。传染病科医生收入不高,加上“传染”两字,所以难以找对象,很多人不愿意做传染病科医生。医院的传染病科室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新进医生。我既然选择了在传染病科室当医生,就要履行好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职责。在工作中,我尽量为患者着想,减轻他们的病痛和负担。治疗一个重症病人比治疗十个普通病人辛苦多了。当一线医生时,我把病人的病历病情记在心中,遇到重症的病人,我一天至少查看病人4次。有两位患了重症肝炎的男青年来我们科室治疗,鉴于病情的严重,我帮助他们从上海请来专家进行会诊,还帮患者家属联系了医药公司寄来专用的药物。同时,我认真地记录这两位患者的病情,告诉患者在吃药、饮食等方面要注意哪些事项;并结合病人的病情,跟专家探讨要对病人实施的治疗方案。付出即意味着收获,病人病情好转了,我们收获了病人及家属发自内心充满感激的微笑,同时我们也增长了才识,这是为医的最大快乐。我记得,一位漳州的中学生肝脾肿大、蛋白尿患者,在当地几家医院均诊断为由病毒引起的肝硬化,还施行了脾脏切除手术,花了上万元医疗费,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日益严重。后来慕名来到我们医院就诊,我详细了解其病史,察看他的症状、查体及实验室检查,2天后,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s病)”,我建议患者转到上级专科医院进行系统治疗。患者家属紧紧握着我的手,感激地说道:“要是早来就好了。”

    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必须不断提升学科专业技术水平,竭尽全力治病救人,脚踏实地做好临床工作,我认真写病历,勤于搞科研和做经验总结,写了多篇专业论文,因此我晋升速度比别人快。我在传染病科室工作了七年之后,才有新的医生进来。目前,传染病科室共有13位医生,61张病床,每年门诊病人有5万人、出院病人有2200人,最近五年来拿到了各级科研课题共计15个,发表文章有120多篇,其中在国外发表了3篇文章,拿到了1个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今年,该科室还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个课题,这是泉州市卫生系统零的突破。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