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父子守护深山柴窑(组图)
//www.workercn.cn2015-11-12来源: 福建日报
分享到:更多

  陈振云(左)放弃城市工作跟随父亲扎根深山,让柴窑技艺不失传。

  陈家父子在制作泥坯。

  外地游客到大南坑柴窑“淘宝”。

  深秋时节,记者来到将乐县安仁乡蜈蚣鼻村大南坑自然村,探访传统柴窑烧制陶瓷工艺。

  将乐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宋元时期窑场林立,大南坑是安仁陶器的发源地和主产地。目前全村仍有60多人掌握传统柴窑烧制陶瓷技术,但如今大批量生产陶器一般都采用气窑和电窑烧制,柴窑烧制已很罕见,将乐仅陈克余父子经营的陈记柴窑陶瓷厂依旧手工烧制陶瓷。陈记柴窑,是全省唯一在烧的隔仓阶梯式龙窑。

  陈记柴窑陶瓷厂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63岁的陈克余制陶已50多年,他29岁的儿子陈振云是第10代传人。

  “大南坑柴窑陶瓷制作需经拉坯、晾晒、绘画、上釉、烧窑等60多道工序,烧窑时,柴窑的火候与温度全靠人工掌控,柴窑采用松木作燃料,烧制出的瓷器釉面含蓄、滋润,瓷白如玉。”陈振云说,景德镇、德化的客商还特意把做好的泥坯放到柴窑烧制。

  陈记柴窑陶瓷厂现出产碗、盏、佛像等仿古陶瓷100多个品种,北京、台湾以及日本等地客户纷纷前来定制,产品供不应求。今年截至9月底,陶瓷厂已售出大小瓷器4000多件。虽然产品热销,但因制陶活累钱少,村里的年轻人都不愿学这门手艺,为了不让这门技艺失传,2013年底,陈振云接了父亲的班。

  据安仁乡宣传委员林文集介绍,为做大安仁陶器,去年初以来,安仁乡着手对安仁陶器及其手工制作技艺进行保护,采取了申报省级非遗项目、对相关设施器物进行修复、加强对技艺传承人的保护、申报注册“安仁陶瓷”知名商标等一系列保护措施。

  陈振云相信,传承与保护工作跟上了,安仁陶器未来可以走得更远。

  本报记者 游庆辉  通讯员 沙观球 林文集 摄影报道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