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曲阳石匠主雕人民英雄纪念碑(组图)
//www.workercn.cn2015-10-12来源: 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著名雕刻家滑田友(中)与曲阳雕刻师刘秉杰(左)和冉景文在一起。

行将完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现场。(1958年)

    浮雕:支援前线 韩振书供图

  ■阅读提示

  2015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个“烈士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再次来到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

  66年前的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定。

  鲜为人知的是,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过程中,曾有一批默默无闻的曲阳石匠参与雕刻纪念碑浮雕的工作。他们理应与纪念碑的设计师们一样,为后人所铭记。

  初见记者,韩振书有些激动。

  他坦言,在自己研究曲阳石匠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工作的十几年中,还没有媒体对此进行过采访。“现在还知道这个事儿的人太少了!”

  75岁的韩振书是北京西苑饭店的退休干部,虽已在北京定居几十年,但一张口仍带有浓浓乡音。韩振书的老家是和曲阳接壤的定州,自2000年退休后,酷爱历史文化的他就开始了对曲阳雕刻历史的研究。

  “60多年前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石雕工作的曲阳石匠都是当时技艺最成熟最精湛的工匠,年龄多在30-50岁之间,所以至今仍健在的已没有了。”韩振书感叹。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研究开始较早,韩振书此前曾采访到多位参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曲阳石匠,也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顺着他和亲历者后人们的讲述,我们有幸为您还原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周总理亲自拍板曲阳石匠进京

  1952年的一个夏日,时任北京市政府党委办公室主任的刘汉章来到北京观象台下的东裱褙胡同65号。他来拜访一位当时名震北京“古董圈儿”的河北曲阳石匠——冉景文。

  冉景文十几岁就来到北京琉璃厂专为古董巨商岳彬做仿古雕刻,他雕刻的仿古作品可以假乱真,即便内行也难以分辨。

  “但这次,冉景文将面对的是一个从未有过的大考验。刘汉章找到他,正是想请他出山,担任雕刻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任务。”2015年9月26日,在北京的家中,韩振书的讲述把记者带回到了60多年前。韩振书告诉记者,让以冉景文为代表的曲阳石匠参与纪念碑的雕刻工作,其实是偶然中的必然。

  1949年9月30日,新中国正式成立的前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作出一项决议:为纪念自1840年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天18时,毛泽东与全体委员来到天安门广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举行了奠基礼。

  北京市政府负责纪念碑的建设工作。

  1952年5月1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成立,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彭真任主任,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建筑专家梁思成任副主任,市政府秘书长薛子正任秘书长。

  1952年6月19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美术工作组成立,由中央美院雕塑大师刘开渠任组长。

  “按照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方案,在碑座的四周,要由高2米、总长40.68米的8组10幅浮雕组成,每幅浮雕设计20个左右的人物,人物形象不仅形态各异,还都要和真人一样大小。制作如此大规模、高标准的纪念碑浮雕,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绝非易事,因此有关部门领导起初是建议从苏联聘请雕刻家和工艺师来承制。”曲阳县工艺美术学会秘书长、原《河北雕塑》期刊编辑郭晨峰告诉记者。

  请苏联专家进行纪念碑雕刻工作的消息,让曲阳人刘汉章夜不能寐。几天后,对家乡雕刻技艺满怀信心的他走进了北京市政府秘书长薛子正的办公室,陈述了曲阳雕塑的悠久历史和精湛技艺,建议由曲阳石匠代替苏联专家完成雕刻任务。

  刘汉章告诉薛子正,曲阳石雕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元,已有2000多年历史,曾出现过元代大都石局总管杨琼等雕刻名家。从元大都的建设到明清北京的建造,尤其是北京中轴线上的石作都出自曲阳历代石匠之手。可以说,让曲阳石匠完成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雕刻,从历史文化角度讲,也是一脉相承的。

  刘汉章的介绍让薛子正有些心动。他决定考一考曲阳石匠的工艺水平。他对刘汉章说,“先找一位石匠来试一试吧。”

  就这样,刘汉章找到了文章开头提到的冉景文。大半辈子为古董商创造财富的冉景文听说是为新中国作贡献,十分高兴,欣然答应下来。

  不久,中央美院给冉景文送来一张毛主席照片,请他按照片雕刻一尊毛主席像。冉景文用了20多天时间,便雕刻成一尊毛主席汉白玉半身像。

  当刘汉章把毛主席雕像送给中央美院的曾竹韶(时为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筹备组成员)等艺术家进行评定时,他们都被震惊了:不用雕塑小样和点线机,就能雕刻得如此栩栩如生,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第一轮考试过关,冉景文将面临更难的考验。他们把冉景文请到中央美院,让其与雕塑专家进行现场比照:先是让一位雕塑家以美院一位后勤工人为模特,精心制作了一尊泥塑头像,然后再让冉景文照着来雕刻,这次是用点线机来完成。

  当冉景文再次雕刻出一尊形象逼真的作品时,众多的专家对其出神入化的高超绝技都赞不绝口。曾竹韶曾回忆当时专家们对作品的评论说:忠于原作,有十二分精神。

  冉景文的技艺让薛子正为之折服,他正式向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提出建议:由曲阳雕刻艺人来承担浮雕雕刻任务。很快,纪念碑兴建委员会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向周恩来总理作了专题汇报。周总理听了汇报后高兴地说:人民英雄纪念碑,理应由人民来雕造。并批示,立即挑选一批技艺精湛的曲阳石匠进京,到中央美院进行培训,同时与雕塑家们交流技艺,做好浮雕雕刻的一切准备工作。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