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劳动保护-正文
工地变身农民工安全生产课堂(图)
//www.workercn.cn2017-06-14 10:23:45来源: 武汉晚报
分享到: 更多

  余三新在检查电梯井安全防护栏

  正在建设中的武汉建工科技中心,是一座含办公、商业、会议、文体等综合功能的超高层现代5A级办公建筑。近年来,项目部喜获大丰收:2015-2016年度湖北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楚天杯),2016年度“全国优秀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2017年3月又获评“全国建筑业文化建设示范项项目部”。项目经理余三新说,他正努力把这里变成农民工的安全生产课堂。

  进工地要“刷脸”

  武汉建工项目部的门禁系统有点特别:进工地要“刷脸”。余三新说,使用刷卡、智能芯等门禁系统,其他人是可以冒用的,但人脸识别系统没办法冒用,使用起来就没有漏洞。

  在建的大楼边,安装着桔色的钢网。余三新说,很多工地采用钢管作栏杆,中间空当很大,就存在失足坠楼的风险。这种定型化密目网片,它的网眼比螺丝钉还细,不仅可以防止人员高坠,还可以有效防止建筑材料掉下去。

  工地进出现场的安全通道防护棚有四层:钢板、竹板、模板和彩钢瓦,人走在里面心里非常踏实。项目办公区和施工现场装有智能监控系统、扬尘监控系统、噪声监控系统、智慧工地系统等信息化检测设备。

  操作规范以课堂为准

  项目部宿舍区装有空调,配有晾衣房、开水间、洗碗池、洗衣房、淋浴间等服务设施,旁边还专门配建了教室和阅览室。每天晚饭过后,这里就成了农民工最喜欢的去处。

  农民工小黄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手艺都是跟过去的师傅学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很不全面。武汉建工项目部的农民工业余学校,比较系统地教授消防、防暑降温、高空作业等安全知识,以及电工、焊工、木工等工种的操作规范,以免造成伤害。而且要求所有技术规范以课堂上教授的为主,让他受益匪浅。

  他说,原来每天都忙着做事,没有时间学习。现在利用业余时间听这些课,学了手艺,长了见识,对其他工种的工作也逐渐熟悉起来。

  余三新说,工地和普通工厂最大的不同,是每天的环境和人员都可能会有变化,每天都可能存在新的安全隐患。他每周都会带上安全管理人员和各个分包单位负责人开展一次大型安全隐患排查,然后将存在的问题列出清单,清单上注明整改责任人,监督负责人,复查时间,确保消除全部隐患。

  余三新自己还养成了日查习惯:每天7点就到了工地,把现场转一遍,把所有存在的问题一一记下,通知责任人到现场处置。

  武汉建工项目部被授予2016年度“优秀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2017年3月获评“全国建筑业文化建设示范项项目部”。

  违规操作等于“犯罪”

  2016年3月,塔吊指挥何桂梅夜间指挥塔吊司机转运材料时,一捆钢材没有捆整齐,明显违规。施工员小张见了也未制止。余三新巡查时发现后,责令立即停止作业,把两人批评了20多分钟。

  “不管是安全员,还是施工员,或者是保安,违规操作,或者是看见别人违章作业不制止,就等于看见同伴掉到水里,而不去救他,这是一种犯罪。”在事后的安全生产会上,余三新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现在,独生的农民工不少,一个人出事,家里老人无人赡养,孩子失去父母,他们可怎么办?”

  根据武汉建工项目部要求,所有人员发现其他同事违反安全规范操作的,应立即指正。消除安全隐患的,给予奖励。

  抢险突击队两度出击

  2016年,武汉遭遇强降雨。项目部响应政府号召,积极筹集抗洪抢险物资、设备,并成立一支抗洪抢险突击队。6月底和7月初,突击队两次接到集团公司和开发区应急小组命令,赶往附近的军山通顺河大堤驻防。

  当时,通顺河水位已有漫堤趋势,情况十分危急,筑堤刻不容缓。大堤上没有树阴,天气炎热,堤上最高温度超过40℃,余三新等项目部管理人员和突击队员们一道灌沙袋筑堤,并肩作战,直至收到撤退命令。

  文/图 记者余国华 通讯员郑文化 周平高 周伟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