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刍议
建好支持体系 让更多能工巧匠走进高校
新闻: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普通本科高校产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支持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才申请担任产业兼职教师,也鼓励高校聘请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同时提出在传统工艺传承方面有特殊贡献者、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等可优先聘请为产业兼职教师。
观察:作为首个聚焦普通本科高校产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出台的专门文件,《管理办法》围绕产业兼职教师选聘、相关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创新举措,充分调动产业兼职教师、企事业单位、院校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有了新抓手。
鼓励能工巧匠走进大学校园,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有利于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新跨越。要落实好政策,必须建设好多措并举的支持体系,这不仅需要教育、科技、人社等部门加大支持力度,也需要高校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为产业兼职教师开展工作提供条件支持和有力支撑,从而实现高校、企业和社会的多方共赢。
加强制度供给 激发产业学院发展活力
新闻:2022年安徽省教育厅启动实施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计划,目前,全省已首批立项建设40个产业学院,实现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省十大新兴产业的全对接以及对全省16个设区市的全覆盖。
观察:产业学院作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新型载体,有利于加快企业和学校两端的技术、人才、信息和资源共建共享,能够为行业企业和产业园区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工作搭建平台,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
不过,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载体多方参与、多元诉求、多样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其建设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建设好产业学院,要加强有效的制度供给,这需要地方政府充分关切并维护有关各方合理的利益诉求,强化人才支撑、项目支持以及政策保障。安徽将产业学院引进的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纳入省4.0版人才政策支持范围、对合作企业予以激励和支持、赋予产业学院技能人才评价自主权等举措,有利于推动产业学院建设走深、走实,为其他地区产教融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延长户外时间 让孩子真正爱上运动
新闻:据媒体报道,北京、西安、上海、长沙、深圳,许多省市的新学期课表中,体育课已经变成了一天一节,加上课间休息普遍从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学生们每天在校活动时间已经基本不低于两个小时。
观察:“课间圈养”养不出健康快乐的孩子,校园生活的适度留白十分重要。近年来,破除课间“圈养”现象已成全社会共识。我们欣喜地看到,从国家到地方对青少年体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尤其是今年春季开学以来,多地孩子的户外活动都多了起来。
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应对学生运动损伤等相关风险,尚存在有很多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不仅需要学校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加防护设施、引入技术安全管理设备等举措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在监督的同时也要给学校多些支持。同时,社会各界应对学校、教师多些理解和信任。期待学校和家庭、社会携手,多些关心、多动脑筋,让运动成为孩子喜欢的生活方式,让孩子水到渠成地提升体质。(沙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