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2月18日 星期一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盛大揭幕

【聚焦冬运】冰雪激情 从这里点燃

本报记者 李元浩 朱亚男
《工人日报》(2024年02月18日 04版)

2月17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举行。图为开幕式表演。本报记者 蔚可任 摄

纷纷扬扬的雪花飘洒夜空,璀璨旖旎的灯光与烟花交相辉映!随着全场观众齐声高喊“10、9、8、7……”倒计时,万众瞩目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冬”)开幕式,于今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速滑馆精彩上演。

这是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全国综合性冰雪赛事,也是历届全国冬运会中规模最大、项目最全的一届。

本届冬运会开幕式以“燃情冰雪 筑梦北疆”为主题,融合“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通过数字技术并结合利用AR虚拟视效,将内蒙古大地的“豪情、豪迈、豪放”呈现给全国人民。

北疆大地精心筹备

随着北京时间指向17日20时,“十四冬”开幕式准时开始。举行此次开幕式的速滑馆,和两侧的冰壶馆及短道速滑馆一起,组成本届冬运会冰上项目的主场馆群。极富民族特色的“蒙古包”造型,是这一场馆群的最鲜明特征之一,也处处体现出内蒙古为筹备本届冬运会的努力与付出。

据记者了解,本届冬运会分为呼伦贝尔、赤峰和乌兰察布三大赛区。其中,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的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是“十四冬”冰上赛事的主场馆,场馆群总占地面积18.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软硬件条件较好的室内冰上运动比赛训练场地。

据“十四冬”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呼伦贝尔执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胡兆民介绍,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此前通过持续开展全要素全流程满负荷测试演练、成功承办本届赛事的冰球公开组比赛等赛事活动,已累计接待运动员、裁判员等2100余人及现场观众13万余人次,积累了丰富的办赛经验,为赛事举办做好了全方位准备。

对标“米兰”检验备战

运动员入场是大型体育赛事最激动人心的环节之一。今晚的“十四冬”开幕式上,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石油行业体协等35个体育代表团的冰雪健儿依次进场。尤其是东道主内蒙古代表团最后进场时,更是赢得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本届冬运会全面对标米兰冬奥会,设置了滑冰、滑雪、冬季两项、冰壶、冰球、雪车、雪橇、滑雪登山共计8个大项、16个分项、116个小项。除此之外,“十四冬”还在60个冬季重点和基础大项上设置了青年组,为更多优秀青年运动员提供了锻炼和展示的平台,为米兰冬奥会备战参赛补充了新生力量。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磊表示,检验冬季项目前期训练比赛成果,进一步培养壮大冬季项目后备人才,提升我国冬季运动综合竞技实力,是“十四冬”的一项重要任务。

全民冰雪热度持续

为充分展现内蒙古当地特色,开幕式导演组深入挖掘内蒙古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选用了多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内蒙古优秀歌曲,以及那达慕、安代舞、马头琴等民俗、歌舞、器乐等表演元素,通过时尚化的包装和潮流化的编排,在传承与创新的碰撞下,展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活力,将内蒙古大地的“豪情、豪迈、豪放”呈现给全国人民。

除了竞技项目,“十四冬”还首次设置了群众比赛项目,其中包括速度滑冰和越野滑雪两个大项,吸引了来自全国21个代表团的400多人参加。此外,内蒙古还举办了240余场次的“冬运惠民”系列赛事活动,直接参与者高达25万人次,辐射带动健身爱好者近300万人次。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在近两年来持续推动冰雪运动发展,群众性冰雪运动热情不断高涨,充分巩固和拓展了“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及冰雪运动“北冰南展西扩东进”的战略成果。

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两年后,冰雪健儿的梦想与荣光在奋进的呼伦贝尔再次点燃。“十四冬”的东风播撒着“冰雪运动+”的种子,已在内蒙古乃至全国各地生根发芽,沐光成长。(本报呼伦贝尔2月17日电)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