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做好“引育留用”文章,夯实东北全面振兴的人才基础

【锻造新质生产力 东北大地如何发力④】在求“新”提“质”中构筑东北人才高地

本报记者 彭冰 柳姗姗 刘旭 张世光 王群
《工人日报》(2023年12月19日 06版)

阅读提示

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覆盖范围广、技术含量高,必须要有大批掌握现代技术、具有创新能力、能够驾驭高端设备的新型高素质人才队伍作支撑,通过推进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人才自身发展与东北全面振兴的同频共振。

 

“工业机器人虽然智能,但没法感知自身故障,我开发的机电装备预测维修技术,相当于给机器人外挂了一套智慧医生系统……”

“基于生产需要,我设计了一套空间位置孔加工快速分度调整机构,其创新技术原理还被应用到具有旋转分度定位功能的夹具上,让一套夹具代替了原有几十套夹具……”

近日,吉林省举办首届职工创新成果交流(交易)大会,充分展现近年来当地职工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生机活力,进一步激发职工创新创造热情,助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覆盖范围广、技术含量高,必须有大批掌握现代技术、具有创新能力、能够驾驭高端设备的新型高素质人才队伍作支撑。

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关键在人才,希望也在人才。如何做好人才文章,在求“新”提“质”中构筑东北人才高地,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打造一支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劳动者大军,是东北各地的必思之问、必答之题。

人才流失,东北之痛

“招两个,走三个。”说起用工苦恼,东北一家汽配企业人资部工作人员有些无奈:“近几年,企业内部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大部分去了北京、上海等地。2020年,公司高薪引进一名博士从事研发设计工作,但因不满意后续的科研成果分成也离开了。”

长期以来,如何留住和引进人才是摆在东北各地政府和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汽车制造,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产业。即便如此,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显示,东北汽车机械制造行业人才呈外流趋势,有34.52%的汽车人才流向华东地区,华北和华南地区各有10%左右。

这仅是东北各地人才流失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布局了一大批高水平大学、重要科研机构和大型国有企业,培养造就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引领了我国相关重点学科和支柱产业的发展。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第一台机床、第一袋化肥等众多充满首创精神的“第一”,都诞生在这片黑土地上。

然而,近年来,随着东北经济增速放缓,东北各行各业“孔雀东南飞”现象屡见不鲜。与此同时,东北高校虽多,但高校毕业生“出走”现象同样突出。

长期的人才外流,最终导致东北人才储备不足,人才结构与产业升级方向适配度不够,区域创新缺乏要素支撑,社会发展活力逐渐走低。

“人才瓶颈,是制约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点之一。”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许淑萍表示,东北迫切需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尤其需要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梧桐繁茂,凤凰自来

“按照今年2月出台的哈尔滨人才新政,我符合5年内毕业本科生在哈就业补助条件,能够连续3年每个月拿到1500元生活补贴。如果是硕士生毕业留哈,每月有2000元生活补助和3万元安家费,博士生则是每月3000元的补助和10万元安家费……”职场新人李庆超,今年入职哈尔滨中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担任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开发工程师。

在他看来,当地正持续优化人才引进政策,着力落实人才待遇,未来会有更多毕业生选择留在哈尔滨。

梧桐不栽,凤凰难来。

近几年,东北各地加快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积极完善包括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评价、服务等在内的人才工作体系,竞相打出政策“组合拳”,千方百计留才引才育才聚才。

为破解创新人才偏少等问题,去年,《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出台,条条政策“含金量十足”。例如,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及其创办的小微企业提供贴息担保贷款;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双创”活动,赋予科研人员不低于10 年的职务科技成果使用权……

围绕高素质人才的“引育留用”,辽宁、吉林也纷纷聚焦当地产业升级战略部署,对本省人才政策进行升级优化,分别推出了新一轮“兴辽英才计划”“吉林人才新政3.0版”,着力推进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创新人才服务机制。

“新质生产力范畴下的高新技术企业对投资环境和交易成本更加敏感,企业十分看重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高低。”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刘志彪认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其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诉求,有针对性地改善营商环境,降低交易成本,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

人才政策的密集推出和提档升级,彰显了东北各地求贤若渴、广聚英才的决心与诚意,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以吉林为例,截至2022年末,该省人才资源总量较2015年增长9%;高级职称人才从净流出转向净流入,高端人才连续两年进大于出;截至今年8月底,2023届高校毕业生留吉率达到55.84%,创历史新高。

优化环境,厚植沃土

眼下,在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全力研发“吉林一号”第四代新型卫星。该公司80%以上员工为硕士、博士,公司成立8年来,员工年流失率不到2%。依托“硬核”人才队伍,长光卫星在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开创了多项第一,3年前便成为东北首家独角兽企业。

“公司把‘待遇留人’放在第一位,更重要的还有‘事业留人’。比如,只要有好的创新课题,20万元以下项目,公司最快3天立项,给予经费支持,每一个人都可以作为项目负责人快速落实自己的想法。”长光卫星科研部部长韦树波说:“新招进来的年轻人都想成就一番事业,公司给他们平台施展拳脚,容忍失败并且鼓励大胆圆梦,让员工和团队一起成长,人才流失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

许淑萍表示,东北在完善硬件环境的同时,更要建立起有利于人才发展成长的软环境,让各类人才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事业能出彩,成就人才与事业的“双向奔赴”,实现人才自身发展与东北全面振兴的同频共振。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东北各地不惜重金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有专家指出,东北在吸引外地人才的同时,也要念好本土人才经。谈到这个问题,清华大学教授杨士强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如同一个家庭,不能“女婿”进来了,挤走了“儿子”,这样只能造成本土人才持续流出。

如何处理好人才增量与存量的关系,支持和留住本地人才,最大程度激发本土人才的潜能?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磊建议,通过提高薪酬、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盘活本地人才存量。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打破人才流动的体制界限,让各类人才能够在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主体间有序顺畅流动,实现各类人才的协调发展、优势互补。

“要吸引更多人才,还要不断推动城市精细治理与服务水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勇认为,东北各地在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运行中的难题,形成一套全面具体化、细致人性化、高效智能化的城市治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人才的幸福感、获得感。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