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10月23日 星期一

第49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甘秀妮——

41年,守护燕尾帽的承诺

本报记者 李国
《工人日报》(2023年10月23日 05版)

甘秀妮(左三)正在对学生进行应急救护培训。受访者供图

“我来!”甘秀妮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挡在其他队员面前,语气坚定。

这一幕发生在2020年2月的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

彼时,正是孝感疫情最吃紧的阶段,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二院)护理部主任甘秀妮成为援鄂医疗队员。

当时,一位患者急需进行鼻空肠管置管,原本,这项操作需在超声引导或胃镜直视下进行,但现场条件有限,只能盲插,感染风险极高。

“一次性盲插成功!”当甘秀妮沉着冷静地完成操作,所有人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临别时,孝感市中心医院院长送给甘秀妮一件“限量版”防护服——上面手绘着她的画像,写着“细微之处见风范,毫厘之优定乾坤”。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甘秀妮带领团队先后4次“逆行”,在湖北、上海、重庆奋战了132天。这似乎也是甘秀妮41年护理生涯的浓缩。

从戴上燕尾帽那一刻起,一团“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火焰,就在她的心中燃烧。不久前,甘秀妮荣获第49届南丁格尔奖。

勇敢“逆行”

“去医护一线,为病人解除痛苦。”初中毕业后,14岁的甘秀妮坚定地报考了护校。

1982年7月,她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到重医附二院急诊科工作,职业故事就此书写。

1985年6月的一天,重庆市市中区大溪沟一带发生下水道爆炸事故。在尚未查明爆炸原因并可能继发连续爆炸的情况下,甘秀妮和同事们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赶往现场抢救伤员。他们对尚有生命迹象的伤员进行人工呼吸,把重伤员小心转运到救护车上……结束当天的救治工作,甘秀妮几近虚脱。

在事故现场目睹了患者的呻吟和家属的悲伤,甘秀妮反问自己:“如果掌握更先进的救护技术,做得更好,是不是就能多救一些人,挽救更多家庭。”

此后的若干年里,甘秀妮一直在努力成为那个“更好”的护士。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甘秀妮和同事们“逆行”进入灾区。天上下着瓢泼大雨,一路余震不断,但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信念让他们无暇自顾,即刻投入战斗。

在连续7天不眠不休的高强度作业中,甘秀妮将自己20余年的危急重症救护和应急救援护理管理经验,悉数运用到灾区医院布局、流程设计、检伤分类、院感防控等工作中,用细心和专业挽救了无数生命。

甘秀妮的悉心照顾,让张海燕重新站了起来。张海燕把她称作“甘妈妈”。

“那年我才16岁,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和自己的一条腿,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是甘妈妈每天来照顾我,帮我清洗伤口、换药,给我打针输液……”张海燕回忆说,甘秀妮送来了牛奶、面包和苹果,鼓励她坚强地面对生活。

情系志愿服务

前不久,甘秀妮和重医附二院各科室的专家们冒雨来到重庆云阳县双江街道开展义诊活动。

义诊中,甘秀妮和专家们得知,一位高位截瘫卧床8年的患者,腰臀部有多处大面积压力性损伤,急需专家帮忙清理伤口,并给予家属护理指导。义诊一结束,甘秀妮等人就赶到患者家中。

患者常年卧床,屋内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异味,甘秀妮在床旁仔细地为患者进行伤口消毒、去腐、冲洗、填充、包扎等操作,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授家属护理方法。

作为重医附二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的队长,这样的画面,几乎每月都会出现在甘秀妮的工作中。

早在2021年,甘秀妮就在医院推出了“全程陪诊就医”志愿服务,聚焦独居老人、孕妇、残障人士、外地就医患者等特殊人群,为他们提供专业导诊咨询及就医帮助。

截至目前,累计有6000余人次志愿者参加这项志愿服务,服务时长达2.4万小时,免费陪诊患者2.5万余人,收到感谢信近7000封。

“甘阿姨来看你了,要多起来动一动哟。”看望小花(化名)也是甘秀妮与志愿护理服务队的一项“固定任务”。

甘秀妮和小花相识于一次诊疗。小花从小患有脑瘫,生活无法自理,又因家庭情况特殊,往返医院治疗存在困难。于是,甘秀妮和团队开始了长达数年的爱心服务,轮流上门进行家居康复指导,陪她看画书、学认字。

“有尖角的桌子边,我们会帮忙包起来,避免她不小心摔倒受伤。”甘秀妮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帮助小花的妈妈掌握了居家康复训练和照护方法。

感同身受,真心付出

在重医附二院重症病房,甘秀妮和护士团队每天都会监测和记录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情况,每位患者都有这样一份“约束评估量表”,上面记录着患者每个阶段的行为、治疗、肌力等方面的等级评分。

“她是一位把护理工作做到极致的人,对团队有很强的感召力。她在13年前提出的‘全人、全程、全心’‘三全’护理理念现在依然适用。”重医附二院神经内科护士长廖春莲感慨地说,在甘秀妮推动下,医院的护士长完成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转变。

甘秀妮提出的“三全”护理理念,不仅让护士成为了更优秀的自己,也让患者遇见了更温暖的护士。

“医护在查房时,不仅会问很多关于身体情况的问题,还会说很多安慰我们的话语。”一位罹患乳腺癌的女患者动情地说,“出院后,护士还主动联系我,告诉我饮食、生活等方面的注意事项,让我很暖心。”

“我理解的南丁格尔精神,就是能感同身受、愿真心付出、尽应尽之责。”明年,甘秀妮就要退休了,她打算在退休后继续从事心肺复苏急救公益培训。

空旷的大礼堂,甘秀妮和同学们的宣誓声音洪亮,内心涌动着一股热血——那是41年前授帽仪式的现场,这份燕尾帽的承诺,她要用一生守护。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