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10月19日 星期一

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

助学贷款让学子圆梦之路更顺畅

本报记者 于忠宁
《工人日报》(2023年10月19日 06版)

“到学校报到时我除了带行李和几本书,随身只带了1000元的零花钱,尽管囊中羞涩,却不慌不忙。”王浩是一名来自山东菏泽农村的学生,父母多病,家境贫寒。今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在当地教育局资助中心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他成功申请到了生源地助学贷款,顺利来到北京求学。

王浩这笔贷款不需要抵押或者担保,在校学习期间学生本人不需要偿还利息和本金。“国家刚刚又出台了新政策,我明年打算申请增加贷款金额,这样的话生活费就不会捉襟见肘了。”

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通知,决定调整完善助学贷款有关政策。根据通知,自2023年秋季学期起,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预科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1.2万元提高至不超过1.6万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1.6万元提高至不超过2万元。

减轻学生还款压力

教育部财务司有关负责人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费、基本生活费等就学成本有所上升,学生及其家庭面临的经济压力和贷款需求增加,需要进一步释放助学贷款政策红利,更好满足学生贷款需求、减轻学生还款压力,助力学生完成学业、更好就业。”

通知要求,国家助学贷款利率由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简称“LPR”)减30个基点,调整为同期同档次LPR减60个基点。

目前,很多学生已经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这些学生是否可以按照新政策申请增加助学贷款额度?对此,该负责人明确表示,已经申请过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也可以享受新的政策。在新政策出台后申办贷款的学生,可以直接按照最新政策办理贷款;对政策出台前,2023年已经提交贷款申请或者签订借款合同的学生,可根据实际需求,在新的额度范围内向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申请增加贷款金额。

商业性贷款满足个性化需求

通知指出:“为更好满足研究生在校期间合理的学习生活需求,切实减轻研究生家庭经济负担,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向在校研究生发放商业性助学贷款。”

教育部财务司有关负责人做出解释:“研究生阶段的学生绝大多数已成年,我们支持这些学生通过申请商业性助学贷款等方式解决就学费用,鼓励学生自立自强。研究生商业性助学贷款是商业性贷款,不享受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政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发完善手续便捷、风险可控的研究生信用助学贷款产品,并在贷款额度、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李健认为,从学生个体角度来看,提供多样性的商业性国家助学贷款渠道和途径,有利于不同学生群体根据自身实际经济需要,丰富学生学习生活需求。另外,从国家全局层面来讲,优化和丰富国家助学贷款体系可以为我国现有的助学贷款体系提供新鲜的“血液”和“活力”,逐渐构建出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现状,满足学生个体多样性需求的“国家+商业”的二元互补的创新型国家助学贷款新模式和新方案。

绷紧信息保护这根弦

在资助资金投入持续增加,资助政策体系和格局日臻完善的同时,从国家到高校对贫困学子的关怀更有温度。

前几年,有个别高校在公示受助学生信息时泄露个人信息。对此,相关部门一再强调要绷紧“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这根弦。尊重和保护隐私的同时还要做到精准助学,不少地方及高校大力推进助学工作创新。如对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城乡低保学生等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不要求其提供贫困状况证明材料;建立起贫困学生的诚信档案,提高贫困学生的诚信意识等。

据悉,国家助学贷款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信用助学贷款,帮助学生解决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这项政策从1999年实施至今不断完善。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发放助学贷款4000多亿元,惠及2000多万名学生。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