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09月20日 星期一

“各让一步”才能“共进一步”

——一场集体协商竞赛带来的思考

本报记者 张世光 本报实习生 张鑫
《工人日报》(2023年09月20日 02版)

“咱们拿出培训费用给职工涨点工资,就没有人才流失了”“当着领导的面,把你平时总唠叨的那些都说出来”……

这些幽默中含有诉求的话语,日前出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首届工资集体协商模拟竞赛决赛中。4家企业的参赛选手分成两支队伍,分别代表企业方和职工方,以设定的案例为主,围绕薪资问题、女职工权益保障、高温补贴3个议题进行现场模拟协商。竞赛考核的是选手对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掌握,协商策略技巧运用及处理劳动关系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将备赛当作学习

此次竞赛采取“以赛代训”的方式。为了让企业方与职工方更明晰集体协商的相关事宜,道里区总工会自8月中旬开始便邀请哈尔滨市总工会集体协商指导办公室专家对报名参赛的企业进行赛前辅导及现场答疑。

哈尔滨市全科医疗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此次参赛企业之一。赛前,该公司代表队做了充分准备,查看材料、分析数据、确定议题。两周时间里,逐渐明晰了协商的流程和技巧,并最终获得二等奖。

“这次比赛让我们对集体协商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我们根据准备的数据,计算什么范围的工资涨幅是合理的,对职工更有说服力。”作为参赛代表之一的爱建街道总工会社区工会主席张伟鹏说。

除了赛前的学习,每场比赛结束后,现场评委还根据双方的协商过程提出建议,对双方在模拟协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提高了集体协商人才的能力和水平。

转变角色,学会换位思考

“这种角色的转变带给我的收获是考虑问题更全面了。”哈尔滨市全科医疗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俞潇湘作为这次竞赛的领队,在决赛环节中扮演职工方代表,这对在现实生活中担任企业管理者的他来说,是一次不一样的体验。

“作为职工方,竞赛中我们也在换位思考。”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六工程有限公司第二项目部合同管理员卢佳伊说,通过这次竞赛了解到,职工有诉求,企业也有难处,如果缺少互相体谅,企业和职工就会陷入僵局,影响双方的利益。

康安街道总工会海富康城社区工会干事郭丹丹认为,街道总工会在集体协商中可以架起沟通桥梁,帮助职工表达合理诉求的同时,也全面考虑企业发展的难处,既当发言人,也当中间人,找到职工生存和企业发展的平衡点。

“倾听职工诉求才能‘留人留心’”

工资集体协商模拟竞赛之后,作为企业管理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黑龙江能源建设公司人力资源部副主任安海书更加认识到,职工和企业双方虽各有利益诉求,但归根到底还是利益互通的一家人。

据安海书介绍,他所在企业培养1名技术工人需要5年到8年时间,如果因为对薪资和工作环境的不满导致已经培养成型的职工跳槽,会影响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企业要倾听职工的诉求,解决职工的困难,这样不仅能‘留住人’,更能‘留住心’。”

“协商可以让企业了解到职工的想法,使职工和企业的矛盾及时化解在萌芽阶段,进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哈尔滨炬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领队李金玉认为,尽管“互相理解”的结果有时看上去是双方都“各让一步”,但实际上是让职工和企业之间的距离“更近一步”,从而达到在职工队伍稳定和企业长远发展中“共进一步”。

道里区总工会主席赵彬杰介绍,工会将加大培训力度,丰富集体协商形式,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形成企业与职工共商共赢的局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