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08月07日 星期一

上海三菱电机空调公司打造沉浸式安全教育平台,引导职工从“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

“不安全屋”里学安全

本报记者 裴龙翔
《工人日报》(2023年08月07日 02版)

“没想到能挖出这么多安全隐患,真是让人印象深刻。”最近,汤帅威和上海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电器有限公司设置的“不安全屋”较上了劲。

“不安全屋”内,一处看似寻常的工位,或明显或隐藏,囊括40多处违反安全规定的错误点。汤帅威第一次尝试时发现了工帽反戴等10多处安全隐患。被告知没找全之后,不服输的他重新接受培训,再次挑战,又发现了线棒架末端未封口等安全隐患,却仍旧未能“通关”。

RAC车间副主任任继军就站在不远处,看着汤帅威围着工位转了一圈又一圈,既不催促也不提醒,眼睛敏锐地捕捉着他遗漏的隐患点。

“实在找不到了,请教练出马。”汤帅威的胜负欲转化成好奇心,想看看到底有哪些安全隐患逃过了自己的眼睛。随后,教练带着他又找到了酒精应装在玻璃瓶内、移动电具未做绝缘检测等多处高风险点,让他心悦诚服。

安全教育如何适应年轻职工的学习心理,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三菱电机空调2018年建成的“不安全屋”让职工有了沉浸式学习机会。

每年3月~7月是企业生产旺季,有大量外包工进入流水线作业,尽管经过短期作业培训和三级安全培训后可以上线操作,但对于危险源辨识能力缺失仍然构成一定的潜在安全风险。同时,在职职工的安全再教育也需要避免“老调重弹”。为此,三菱电机空调通过模拟现场流水线作业工艺布局和车间实际工作环境,使职工在“不安全屋”培训中掌握的安全生产知识能无缝衔接到实际工作中。

走进“不安全屋”,一切和生产现场并无两样,汤帅威觉得环境很熟悉:“这不就是我们的工作区域嘛。”看似是“翻版”,其实里面设置的设备维修操作和流水线作业两个模拟区隐藏着易忽略的84条安全隐患。

“不安全屋”设置“4+3”专项培训考核机制。“4”是指设备、作业、护具和5S四大类现场问题,并设计出“不安全屋”考核表。“3”是指受训职工进入“不安全屋”后,训练考核共有3轮——职工自行查找、培训师提示查找、培训师告知受训职工未查找出的问题点,并对受训职工的知识盲区进行强化培训。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职工安排复训,直到合格为止。

该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孙林军介绍,企业在收集安全隐患的过程中,参考了较为通用的“安全百错图”,结合国内外企业的先进做法,最后融入企业的特色进行创新。

“比如模拟重物下砸伤演示,在工装鞋和普通鞋中各放入一节竹节,然后20公斤的重物在一定高度自由落体下砸,工装鞋中的竹节安然无恙,普通鞋中的竹节则会碎裂,如果发生在人身上,脚趾就会粉碎性骨折。”孙林军说,这种演示给职工留下深刻印象,因为20公斤和下落高度正好和流水线上的压缩机重量及安装位置相同。

“不安全屋”培训不仅增强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辨识隐患的能力,还带动班组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在“大家来找茬”的氛围中,各班组主动参与到《作业活动汇总表》编制工作,每年滚动更新。对查找出的风险均落实管控措施和责任部门,形成风险管控报告。

据悉,自“不安全屋”运行以来,该公司培训职工已达7300余人次,实现全员覆盖。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